天大新工科跨学科教育特色明显
我国非遗保护亟需高层次专业人才
我国“非遗学科”首批硕士生今秋入学
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出,7名学生今秋入学天大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十年,带来了什么?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
利用数字技术“重现”敦煌藏经洞,“云游”长城
6月10日,天津大学寄出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追记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感光材料专家邹竞
“我们聚焦优势产业,面向龙头领军企业,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贤纳士’,以实施项目带动聚集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资源。”阳谷县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孔祥师介绍,阳谷县对全县重点企业开展深入调研,分批次征集企业科研攻关、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等需求,并组建工作专班,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需求清单,制作发布需求“榜单”,同时通过省、市、县三级平台广发“英雄帖”,吸引了中科院、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揭榜”。目前,阳谷县共征集“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3批18项,其中有9项与揭榜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当天,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实习实训委员会学术论坛同期举行。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国家“双高”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潘海生,淄博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宋健教授,沙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乐生龙,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吴代顺,三明农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负责人林观钎等5位专家学者分别开讲,围绕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课程改革等问题交流经验。
6月10日,天津大学寄出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秋季新学期,7名非遗学科新生将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开启崭新的求学之旅。据了解,冯研院计划在3年内招收30名研究生,目前已录取的首批7名学生均为择优遴选的推免生。
走进位于天津大学的数学评卷点,只听到一片滴滴答答的鼠标点击声。记者在现场看到,评卷教师们一边双眼紧盯电脑屏幕,一边点着鼠标,给考生答案打分。 “今年我们选拔的评卷教师队伍,其中大部分是由天津大学副教授以上的老师组成。我们也制定了详细的评卷细则,针对每个题目中各个考查的知识点和应该得分的得分点都进行了精细化的评分办法打磨。”数学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数学每道题可能存在多种解答方法,其中“大题”最多的会有12种解法,评卷教师细致把握每种解法中的各个得分点,以保证公平给到每一分,体现出学生的准确成绩,维护考生切身利益。
日前,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寄出。秋季新学期,7名新生将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开启崭新的求学之旅。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涛认为,所谓的“泛疫苗”概念应该包括3个层面。第一,它是能抵抗新冠病毒各种突变株的进阶版疫苗。这类疫苗或许应该被称为泛SARS-CoV-2变异株疫苗。第二,泛冠状病毒疫苗应同时消除或减弱萨斯(SARS-CoV-1)、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新冠病毒(SARS-CoV-2)对人类的威胁。第三,对于那些本身就以更大包容性为设计目标的疫苗来说,泛冠状病毒疫苗应有能力保护被4种导致普通感冒的季节性冠状病毒威胁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