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多时间,跨越我国10个省区,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对明长城全线超九成人工墙体进行分辨率接近厘米级的连续拍摄,甄别出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并首次构建其“家族图谱”。长城的“秘密通道”得以走出史书记载,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宏网北京12月28日电 聚焦“统筹协调 稳中求进——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经济形势前瞻”主题,中宏论坛第三十一场在线研讨12月28日召开。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以下是张中祥发言: 我今天发言将围绕提振市场信心,恢复和扩大消费,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重视传统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谈点学习体会。 恢复市场主体信心是关键,政府要提高
冯展宇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直博生,自信健谈的他在B站账号“菁菁的小精灵”中,分享自己“不那么日常”的日常生活,比如“第一天做实验开坏300万的激光器”“3000块工资修300万设备”“偷偷接私活儿撞见导师?”……这些让人焦虑的事情,在冯展宇的描述中变得尴尬又有趣,乐观开朗的他最终也总能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法──“倒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是我呢?”“不出意外的话是出意外了!”
由津云新媒体策划推出的系列短视频《“洋主播”话天津》正式上线啦!跟着“洋主播”一起了解下更智慧更绿色的天津吧!
12月16日,由南开大学主办的《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出版二十周年纪念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在天津举行。
全校师生员工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推动思想光芒润照群众心田,化为前行大道。
李双阳: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日前,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岁末年初、收官开局的关键时刻召开。会议对我市经济工作作出全面总结,深入分析天津面临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新的一年乃至更长时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回顾2022年,走过的岁月波澜壮阔,前行的步伐激荡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时序更替之际,津南融媒盘点了2022年津南区域发展十大关键词,请您和我们一起透过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唤起对2022的回味,在期待中走向2023!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在天津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不负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厚植家国情,为明天的中国挺膺担当。
天大毕业生礼赞新时代。
2023年1月2日起,天津大学的本科学生便可以开启长达7周的假期了。12月27日,天津大学发布2023年寒假期间相关工作安排, 根据校历安排,全体在校生2023年2月18日至19日报到注册,20日开始上课。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38.9,较上年提高7.7点。其中,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是主要支撑力量,三个分指数分别为153.0、153.0、141.6。其中,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指数提升较快,较上年分别提升19.9和8.5,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2022年即将过去,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2022年深圳市学位建设继续扩容提质,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8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其中,今年新建公办普高18所,国内首创建设高中园,着力打造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