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水凝胶。
张中祥:中国电价是国家制定的,煤电成本上升的确可以增加新能源的竞争力,但如果碳成本由发电企业独自承担传导不到下游。一方面,这可能影响碳价达到一定的合理水平。另一方面,碳价格信号无法真正在电力消费侧发挥作用。3月15日,《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出台。3月16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以问答的形式回应了“变与不变”“企业减负”“事后分
昨天,由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郑岩团队研发的“天津市中医药服务监督执法培训虚拟现实(VR)模拟平台”上线。该平台将多个中医药服务监督执法实境“搬”到培训现场,通过VR眼镜及辅助设备,实现沉浸式监督模拟执法和情景演练
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
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从市教委获悉,名为“沽上春早”的两台童声合唱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举行,27支优秀童声合唱团在此放歌、交流展示。
近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总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天津大学学生团队在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组别斩获四枚金奖,捧得优胜杯,实现历史性突破。
3月17日,滨海高新区发布我市首个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专项政策《天津滨海高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企业引育、企业成长、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应用示范、生态营造6个维度,真金白银支持滨海高新区内从事动力电池、太阳能、风能、氢燃料电池、双碳等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
3月18日,由河北区投资,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揭牌,项目总投资12.7亿元,规划建设算力300P。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仅用4个月,到12月30日一期竣工,并上线满负荷运行。
让长城自己讲述更多故事。
那时的李双阳恐怕也没想到,后来,自己成为了一名博士,研发出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或将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他也凭这一成果获得了三项国家级金奖
多举措助力毕业生就业。
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闭幕
日前,天津大学李俊杰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水凝胶,可促进血管再生并恢复心脏电生理功能,为缺血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福音。
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沃伊特·亚当教授合作,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可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重塑肠道微环境,从而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
近日,由天津大学苏荣欣教授、张学峰教授和胡浩丰教授组建的应用海洋学团队自主研发的冷源监测预警浮标系统在国家海洋博物馆试验海域成功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