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建八局承办、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全面进入室内设备安装阶段。
主题为“繁花与共”的2023“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将于4月2日举行。届时,天大将有限开放校园,邀请广大家长和校友“回家看看”,共赏美丽海棠。
天津大学副校长马新宾在首届中国能源•化工产学研30人论坛上指出,产学研融合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要讲产学研,就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动荡,大国的博弈更加激烈,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变化。
天津大学李俊杰教授团队研发新型水凝胶,可有效抑制心室重塑,促进血管再生并恢复心脏电生理功能,为缺血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福音。
3月28日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该校新能源化工团队成功打破传统实验“试错法”局限,取得了开发重要化工催化材料的新进展。该团队通过合金催化剂“孤立度”描述符的构建,只需向程序输入催化剂结构参数,就能实现烷烃脱氢催化剂“一键筛选”。
多肽仿生材料是指借鉴自然界中的天然蛋白质、病毒、生物矿物等的结构与功能设计特定的肽序列,进而通过非共价或共价作用力调控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一类生物材料。
“前不久,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奕钰带领博士到我们公司,现场指导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帮我们把研发进度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3月28日,“乡村振兴翔安发展论坛”在厦门翔安举行。现场,翔安区政府与天津大学“牵手”共建“天津大学乡村振兴翔安工作站”,探寻校地合作浇灌广袤大地的路径,开启聚合多方资源激活乡村活力的密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54个,总投资约627亿元,涉及能源、基建、科技、商贸、交通等多个领域,覆盖央地合作、政企合作、银企合作、校企合作、产业合作、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等六大方面,是全面推进天津‘十项行动’的重要举措。”
3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2023“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定于4月2日举行。
日前,天津大学李俊杰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水凝胶,可有效抑制心室重塑,促进血管再生并恢复心脏电生理功能,为缺血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福音。
近日,天津大学法学院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外法治人才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近日,天津大学张兵团队在“煤衍生的乙炔”电催化半氢化制备乙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前,天津大学成功打破传统实验“试错法”局限,取得了开发重要化工催化材料的新进展。
日前,天津大学成功打破传统实验“试错法”局限,取得了开发重要化工催化材料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