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天津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订“全国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出版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具有权威性、前沿性、时代性的国内首套适用于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核心课体系的系列教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天津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订“全国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出版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版具有权威性、前沿性、时代性的国内首套适用于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核心课体系的系列教材。
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科研项目近来又有新进展:人工合成淀粉研究中心在研发团队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20余位青年科学家即将加入;吨级中试装置已在调试运行,将进行人工淀粉合成逐级放大测试。
4月15日,在天津大学举办的天津市教育系统2023年“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启动仪式上,天津市教育安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4月13日,天津攸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攸信)正式注册成立,落户天开高教科创园,成为天开园首家企业。天津攸信是天津大学校友企业盈趣科技旗下公司,是盈趣科技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外的重要布局,也是在北方设立的首家子公司。
4月13日,天津攸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攸信)正式成立,落户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攸信是天津大学校友企业盈趣科技旗下公司,是盈趣科技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外的重要布局,也是在北方设立的首家子公司。
4月13日,天津攸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攸信)正式成立,落户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攸信是天津大学校友企业盈趣科技旗下公司,是盈趣科技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外的重要布局,也是在北方设立的首家子公司。
4月10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河南省科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省科学院、省农科院共同承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河南汇演《侯德榜》话剧首演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活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刘宁致辞,河南省科协主席吕国范主持。
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系列评论之二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支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虽已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学科专业设置还存在同质化的情况,学科专业建设对突破“卡脖子”问题的支撑还不足,迫切需要加快调整优化的改革步伐。
日前,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组织协同下,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联合巫山县人民医院开展了首次ECMO水上救援和转运演练。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调查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以高质量人大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讲述调研故事,敬请关注。
碳足迹并非说不清楚、算不清楚,恰恰相反,专业的碳足迹工作正在进入一个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上周,一个被称为“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的系统在成都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碳足迹模型在PC端和手机端层层追溯展示、层层追溯分析,因此被期待能够纠正“碳足迹太复杂,说不清楚也算不清楚”的普遍误解,推动碳足迹进入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助力各行各
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
“在国际传播领域,要以数据化赋能认知与判断,以智能化赋能决策和发展,不断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层面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