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在上海召开的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鼓筒裂纹故障研讨及工艺优化方案与验证策略评审会议,最终没能等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东坡。
5月18日至21日,即将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将展示本市研发的一系列脑机交互科技成果,其中包含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的最新成果之一——基于无创头皮脑电信号的“神工”脑机微信操作系统。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与工科教育相关的学生、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共同探讨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探究“工科理科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日前,天津大学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在卫津路校区北洋广场开幕。本届国际文化节主题为“多元天大,美美与共”,旨在加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感知“一带一路”各国文化魅力。上千名中外师生欢聚一堂,乐享文化盛宴。
14日,2023年京津冀合成生物学与种质创新前沿研讨会在天津市武清区召开。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陈雪梅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围绕合成生物学与种质创新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难题和产业化瓶颈,以“专家讲,企业说,投资看,圆桌论,伦理谈”的方式,研讨合成生物学种质未来发展,探讨种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方向。
“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服务支撑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责无旁贷。”近日,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将在天开园建设具有天大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由“智”变“金”,共建天津创新创业热土,计划5年内打造超过2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载体,汇聚1万名以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留津干事创业。
基于现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微学历和证书项目计划于本月内正式实施,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的交叉和融合,引导学生行动学习,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技能。
5月12日,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召开贯彻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十年生动实践座谈会。会上,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表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是对天津工作的精准把脉和有力指导,与新时代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要放在十八大以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大逻辑中深化认识和理解,从而充分发挥“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在新征程上的指导作用。
天津大学吸收借鉴成功经验,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新路径。
天津大学审慎遴选入驻项目,为正式入驻天开园做好了准备。
天津大学鼓励部分教职工到企业兼职,进一步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
天津大学支持在校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在创新创业氛围熏陶下取得成功。
“快乐旋风跑”“袋鼠跳接力”“同心鼓”“毛毛虫”……一项项别开生面的比赛项目让大学生们肆意地挥洒青春、开怀大笑,也让初夏的天津大学校园青春洋溢,朝气蓬勃。5月14日,“心启航·心力量”天津市首届高校心理健康运动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举行,这也是2023年天津市“5·25”学生心理健康月的重要活动之一。
5月10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昆明与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一行座谈。王宁说,云南省与天津大学有着深厚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聚焦国家发展需求,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推动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稀贵金属材料全链条创新体系,细化实化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双方战略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今天,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从发布会上获悉,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将在5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