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王跃飞正在用“在研项目”和“最新成果”,招待天大校友与基金事务处组织的“实验室寻宝团”。
老师让学生们用微生物绘画等实验项目来检测课堂所学,“不卷”分数,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2021年12月7日,云遥宇航成功发射了“天津大学一号”卫星,标志着“云遥星座计划”正式全面启动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用“引力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3颗气象空间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津大学有一门叫“幸福学”的选修课,2个学分32个课时,在新老校区均有开设,上过课的同学给的评价是“过程幸福,给分更幸福”,但更多的同学表示这课“抢不到,根本抢不到!”
日前,天津大学在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马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天津大学把“爱与幸福”作为一门学问引入校园。学校开设了恋爱课、幸福课,并纳入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在青年学生中迅速走红,成为全校最难抢的课之一。
由天津大学牵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研发基于混合脑电特征的超大规模指令集脑机编解码关键技术,通过融合多尺度脑电特征信息,实现了国际迄今最大指令集的高速率无创脑机接口系统。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简称:纳米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5日报道,中美科学家创造出世界第一个石墨烯半导体,这一成就可能彻底改变计算机芯片。
1月5日,天津市大学生全球胜任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理解当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由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旨在通过专题报告、竞赛经验分享等环节思考、探讨进一步推进以外语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国际化人才。论坛上举行了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天津赛区颁奖仪式,天津市高校在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英语组)中表现优异,获得2项金奖、27项银奖、31项铜奖,获金银奖率位列全国第六。
日前,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简称:纳米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团队成功地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打开了石墨烯带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
2024年1月1日,《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正式施行。
“这个软件内部类似于赌博页面,但是诈骗分子把它伪装成一个慈善软件,子菜单页面都改成公益、捐献等内容,这样就给大家一种自己是在做公益项目的错觉,放松了警惕。”2023年12月22日,在2023“青春无诈”校园反诈防骗短视频征集活动揭晓及交流会上,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研究生郝云龙和现场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与骗子斗智斗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