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春节最重要的情怀冯骥才年是中国生活和文化中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没有一个中国人没尝过;一年一度,时醉其中。从报信儿的腊八到收尾的元宵,其间长长的将近40天。中国人是这样编排年的节奏的——年前主要是从外边往家里忙。先是人们从四面八方往家里赶,然后是置办年货,打扫房舍,装点生活,筹划年夜饭等各类事项。
编者按:蛇年新春将至,阖家团圆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简单却富有韵律,浓缩着特定的年俗活动。
故宫博物院藏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众多承载着春节印记的文物,仿佛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展示着丰富多彩...
自贡市委宣传部供图引子春节前,漫步千年古镇天津杨柳青,临街商铺家家挂起红灯笼,户户迎来八方客。琳琅满目的各式年货中,最受欢迎的当数杨柳青木版年画。
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潮白大街1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工力所”)科技园区,由智能建造、建筑结构和工程抗震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正在紧张地进行一场“破坏性”实验。振动台上,一座3D打印民居模型正经历“生死”考验,来自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工力所的师生密切关注它的表现。
眼下,最具话题热度的人工智能模型非DeepSeek(深度求索)莫属。“我们正式接入DeepSeek了!”2月7日,天开园企业天大智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大智图)的研发总监徐大为给记者带来了这一好消息。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激发了众多外国人在中国过大年的热情“00后”小伙许昕来自土库曼斯坦识汉字、说中文、学中国文化……
阿托莎・德汗博德巴(Atossa Dehghanbordbar)和妹妹纳扎宁(Nazanin)沉浸在中国新年的热闹氛围中。这是她们在天津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与以往只是旁观者不同,今年她们深度融入了这场中国传统节日盛会。
这个寒假,天津大学医学部的7名学生前往瑞士日内瓦,走进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与国际官员探讨全球议题,在国际舞台上感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天津大学的学生化身各国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绿色循环经济、能源技术转型、人工智能教育等全球性议题展开激烈讨论。
这个寒假,天津大学医学部的7名学生前往瑞士日内瓦,走进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与国际官员探讨全球议题,在国际舞台上感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天津大学的学生化身各国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绿色循环经济、能源技术转型、人工智能教育等全球性议题展开激烈讨论。
25岁的齐琪格是天津大学在读研究生,这个活泼的非洲姑娘与中国的奇妙缘分,源于一支甜蜜的中国冰淇淋。怀揣着对中国的“甜蜜”憧憬,2019年,她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求学之路,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她沉浸于汉语的独特魅力中。
2025“新眉年味至此浓”新春联欢汇活动在天府新区眉山清华附中天府学校水木艺术中心热闹举行,上千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晚会现场。
春节前,天津迎来今年首场降雪。伴随初雪而来的还有大幅降温。因准备学科竞赛还未能回家过年的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大一新生小王和家人视频通话,屏幕里她兴奋地向爸妈展示身上时尚漂亮的羽绒服:“你们看,这是学校送给我的礼物,可暖和、可漂亮了!”
在2025年舞台上,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所呈现的沉浸式观赏体验令人叹为观止。
2025年的央视春晚一个充满东方之美的节目《栋梁》播出后备受关注。该节目以中国建筑之美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国古建找回话语权,让世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智慧的天津大学,对中国古建测绘坚持了80余年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以节目组专家团队的身份加入2025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