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省委书记王宁在昆明与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一行见面会谈。王宁表示,当前全省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最美的青春》。这是一部以塞罕坝几代造林人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他们躬耕不息、奋斗不止的故事,记录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
4月18日至5月18日,由敦煌研究院、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走进天津大学”展览在天大校友之家开展。
4月18日,敦煌研究院携手天津大学举办展览《“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走进天津大学》。高保真复制壁画、石窟艺术摄影作品、VR全景漫游互动体验、敦煌壁画乐器复原、文创等展示内容,让观众一览敦煌浩瀚千年。
天津大学的校园里,来自柬埔寨的王淑心已经度过了8年求学时光。从本科到研究生,这位26岁的建筑设计专业研究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深入参与了中国的乡村振兴项目,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设计中。
2023年2月,王淑心在湖南省凤凰古镇。从湄公河畔走来,她把青春挥洒在渤海之滨。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楼里,王淑心正坐在绘图桌前,笔下勾勒的,是一份中国乡村的设计图。
读书是文明传承之途、国家兴盛之要、社会进步之力、人生成长之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
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人文交流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青年来到中国留学。去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在贺电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了在天津大学求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写给他的联名信。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常来常往、亲如一家。“我们要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习近平主席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马两国人民要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增进彼此特别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
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陈力弘与80多名在中国天津大学留学的马来西亚同学一道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信中,他们表示,要立志做中马友谊的传播者和推动者,期待用所学知识服务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
4月11日,在天津大学智慧教室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以一堂“从科学到工程的贯通式培养研究”的课程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也开启了一门面向工程硕博士的全新通识课程——《工程素养与工程实践》。
从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历史佳话,到新时代中马人文交流的丰富内涵,重温习近平主席讲述的中马友好故事,聆听马来西亚朋友的心声,更加深刻感受到中马之间“切水不断”的特殊情谊。
从越南河内到中国天津,天津大学留学生阮兰用镜头记录下她的青春轨迹,展现异国学子的成长与奋斗。
近日,由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合作的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在环湖医院天塔院区启动建设。
日前,在天津大学智慧教室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以一堂“从科学到工程的贯通式培养研究”的课程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也开启了一门面向工程硕博士的全新通识课程——《工程素养与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