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海棠树在飒飒作响,北洋艺术团的袅袅歌声,在太雷广场上回荡:“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10月2日,天津大学迎来130岁生日。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校友和在校师生一起,为母校“庆生”。校园里,师生校友笑容满面、神采飞扬。有的人在给下一代讲述青春的记忆,有的人身着校庆纪念款T恤,与母校再度同框。
1895年2月,号称亚洲最强的清朝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在对日军的作战中惨败,全军覆没。甲午战败让中华民族陷入更深重的灾难,自强、求治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刻不容缓的要事。一所全新的大学堂在天津获批成立,盛宣怀任督办,时任美国驻津总领事、学者丁家立任总教习,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殷殷期许、谆谆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天津大学的师生、校友,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们备受鼓舞。
百卅天大,风华正茂!新的征程,未来可期!
天津大学无人机展演。丁宇摄“看!是天津大学校徽!”,伴随着现场的声声惊叹,天津大学北洋园夜空中的光点正跟着节奏变换——先是整齐列队拼出130周年校庆标识,转眼又化作北洋纪念亭等天津大学地标……10月1日晚,两千架无人机在天津大学列阵而起,以灵动的光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献上祝福。这是由天津大学校友精心策划的一场视觉盛宴。10月2日,这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迎来了130岁生日。无人机展演于1日晚9时正式开始。无人机升空后,首先在夜空中亮起的是天津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形...
9月28日晚,天津大学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1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艺术盛宴中共同迎接新中国76周年华诞、欢迎2025级新生的到来。晚会生动传递了“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想,成为让广大新生难忘的艺术一课。晚会在朝气蓬勃的开场歌舞《天大少年》中拉开帷幕。青年教师、新生代表与说唱歌手联袂出演,以跃动的节奏和闪亮的舞台形象,全景展现了天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9月28日晚,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为主题,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晚会现场。天津大学供图晚会在朝气蓬勃的开场歌舞《天大少年》中拉开帷幕。青年教师、新生代表与说唱歌手联袂出演,以跃动的节奏和闪亮的舞台形象,全景展现了天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节目将“天大少年”在校园内外、祖国各地的杰出代表浓缩为生动缩影,让新生看见榜样力量,点燃全场热情。“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晚会现场。
日前,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启航”为主题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1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艺术盛宴中共同迎接新中国76周年华诞、欢迎2025级新生的到来。晚会生动传递了“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想,成为让广大新生难忘的艺术一课。
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天津大学校友伉俪——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高峰,明石创新技术集团董事、总经理唐焕新重返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设立“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学科建设基金”,为母校庆生。
9月28日晚,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启航”为主题,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1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艺术盛宴中共同迎接新中国76周年华诞、欢迎2025级新生的到来。晚会生动传递了“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想,成为让广大新生难忘的艺术一课。
“学校愿为同学们架起一座‘未来望远镜’,助力每一位天大人更早、更清晰地看到星辰大海。”9月23日的开学典礼上,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这样勉励新生。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大门口,一方巨石庄严矗立,老校长茅以升手书的校训“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厚重雄浑,成为这座学府迎接130周年求索未来的奋进脚注。今年以来,天津大学的科学家们连续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重要论文,在超分子化学、能源电化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践行着实事求是的校训。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0月2日天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30周年。百卅征程,"向新而行、创新不止"的基因早已深深融入这所学府的血脉。立足新时代,天津大学面向国家所需、未来所向,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开拓前沿学科,培育未来人才。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蓬勃风华。
今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首批16个微专业开放选课,报名人数达1253人,其中“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系列“AI+”课程受到热捧。“微专业‘130’建设计划”,正是天津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举措之一。
漫步于修葺一新的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百卅风华呈现眼前。从早期仿照美国大学模式,到上世纪20年代向欧洲学习,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所始建于1895年的高等院校,始终践行“兴学强国”使命,完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新时代新征程,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的天津大学,更加坚定地走好自主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内,阳光透过铭德道上那排海棠枝叶,斑驳地洒在一栋红砖灰瓦的建筑上。这座1952年落成的苏式教学楼,便是天津大学新建的校史馆。新添的玻璃前厅格外敞亮,走进其中,穿越时空长廊,天大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