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148所高校的276支队伍参加比赛。天津大学求是学部2016级杨雨馨、求是学部2016级王溪和机械学院马国语代表天津大学参赛并获得特等奖。
2019年6月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落下帷幕。
2019年5月28日至5月31日,代数几何天元高级研讨班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5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在天津东丽区举办。第三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作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领智能驾驶领域发展潮流的一大盛事,坚持以“高起点、入主流、国际化、有特色”为目标,致力于搭建全球性智能汽车交流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9年5月26日,“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在武汉落下帷幕。
5月23-24日,第57届APEC能源工作组(EWG)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
中药的质量问题是整个中药的核心问题,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概念和核心理论,开创了中药质量研究新模式,实现了我国中药质量研究新飞跃,是业界专家公认的中药质量研究新的里程碑。
2019年5月6日-8日,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主办的“中日材料设计强度双边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召开。会议旨在研讨金属材料力学行为及构件失效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加强中日双方科研人员及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4月25日,天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面向深海区域混合结构探测的多关节潜器研发”项目详细设计评审会和“长航程水下滑翔机研制与海试应用”项目结题验收海试大纲评审会在天津共同召开。
4月19日,天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示范工程指标测评方案论证会在天津大学顺利召开。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陈玖斌教授课题组利用汞稳定同位素研究了北京大气颗粒态汞的同位素组成昼夜变化。
尼日利亚籍留学生萨姆勒(Ikechukwu Samuel Anyanwu)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4月16日,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与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共同商议,联合筹建中英大学智慧能源新工科创新中心。
2019年4月14日,我国生态经济海岛建设与“一岛一策”规划思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会议室召开。
天津大学药学院张雁教授、尉迟之光教授团队近日与美国UIUC及新加坡A*STAR赵惠民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厌氧菌降解二碳磺酸盐过程中自由基介导的C-S键断裂”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药学院博士生邢美宁,共同第一作者为新加坡A*STAR研究院Yifeng Wei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