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信息物理融合的城市能源系统分区协调控制”线上启动会召开

    “信息物理融合的城市能源系统分区协调控制”线上启动会顺利召开。

  • 天津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通讯员:蔡建爽)6月19日,天津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立项评审会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举行。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进入现场汇报环节的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和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研究生院副院长贾宏杰教授在发言中表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学校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传统特色项目,长期以来在激励教师教学投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

  • 环境学院举办第七期水与发展纵论

    2020年6月20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7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原污水处理首席专家、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曹业始博士做了题为“国内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缘由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报告。国内外高校师生、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2000余人在

  • 天津大学药学院陈瑞冰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张宁教授团队发现lncRNA HULC结合代谢酶促进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它们不翻译成蛋白质而是以RNA的形式在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研究真核细胞中lncRNA的功能可能发掘调控生理过程的新规律和新机制,将从不同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角度注释和阐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lnc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其发挥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础,研究lnc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

  • 地科院关于深海甲基汞的研究被国际地球化学年会选为“会议亮点”

    2020年6月21日至26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地球化学年会(Goldschmidt Conference)上,天津大学地科院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孙若愚博士关于深海甲基汞研究的报告被选为“会议亮点”。Goldschmidt Conference是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主办的国际地球化学界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为全球杰出地球化学家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思想和促进合作的平台。每年举办

  • 无锡惠山祠堂群古建筑测绘研究项目顺利结项

    天津大学无锡惠山祠堂群古建筑测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和肯定。

  • 经管学部师生通力合作完成《2020疫情中企业经营管理和公共治理对策建议》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师生解密中国战“疫”的制胜密码,帮助企业寻求突围之道。

  • 你见过金银做的纳米机器人吗?天大科学家研发出抗癌新对策

    本站讯(记者赵晖)金银不仅能做出美轮美奂的饰品,还能变身纳米机器人,成为抗癌药。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团队提出纳米抗癌新策略,通过创新设计,将金银作为纳米抗癌药物载体,同时也发挥治疗作用,研发出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新一代纳米抗癌机器人。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材料》上。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生命。目前人类对抗恶性肿瘤的方法还比较单一,虽然化疗和放疗技术是有效的,但同时会带来巨大...

  • 环境学院举办第六期水与发展纵论

    2020年6月6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6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作了题为“AAO+BAF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强化主流城市污水深度脱氮中试”的学术报告。国内外高校师生、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

  • 药学院李楠副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纳米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纳米药物在肿瘤穿透深度有限,治疗效果不佳仍然是其治疗肿瘤的主要障碍。因此,亟需开发高效的基于纳米载体的治疗策略来实现肿瘤深部治疗。近日,药学院李楠副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期刊 Biomaterials (IF=10.27) 上发表了题为 Enhanced Bax upregulating in mitochondria for deep

  • 药学院李楠副教授团队提出增强光催化活性诱导NAMPT调控疗法抑制肿瘤的新策略

    近年来,抗肿瘤纳米药物具有广泛和迫切的需求,但由于肿瘤的生物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治疗过程中肿瘤的增殖、迁移、炎症等问题一直是肿瘤治疗的难点。因此,进一步设计创新纳米载体以有机整合新型治疗策略并有效克服肿瘤演进是肿瘤纳米诊疗药物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药学院李楠副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顶刊Biomaterials (IF=10.27) 上发表了题为“Boosted Photocatalytic Activi

  • 天津市中特中心天大基地为抗疫斗争研究宣传做出贡献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不久,在天大党委的牵头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作为负责人,依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大基地成立了“抗疫斗争研究宣传协同会”。协同会共有研究人员60余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体,同时集聚了法学院、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天津大学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宣传部、人文社科处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研究力

  • 环境学院举办第五期水与发展纵论

    2020年5月23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5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作了题为“水循环视角下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的学术报告。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助力青岛蓝谷“新基建”行动

    近日,青岛蓝谷“新基建”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院)人工智能、“海燕号”水下滑翔机、特高压输电智能化等多项技术入选蓝谷“新基建”行动方案。“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人工智能、特高压等七大领域,涉及到电力、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为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青岛院积极借力“新基建”国家战略,抢抓新机遇,加入青岛蓝谷“新基建”规划布局。计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在铁介导的土壤有机碳循环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日前,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陈春梅副教授,与美国佐治亚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特拉华大学的同行合作,在铁介导的土壤有机碳循环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共1349条 首页上页1...4748495051...9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