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20年9月20日,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一届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召开,分为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委员会两部分。

  • 传递“温暖”  ——记我校杨顺和老师巨幅画作《阳光奶奶》的创作过程

    2019年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调研。“阳光奶奶”吕文霞和天津市各方面先进人物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握着“阳光奶奶”的手说:“社会有你们温暖”!

  • 经管学部霍宝锋教授受聘《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近日,经2020年度第9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霍宝锋教授被聘任为《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天津大学将进一步推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建设工作,提升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活跃度及学术影响力,助力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大局,助力“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学报简介《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天津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

  • 天大数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6项

    2020年,天大数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6项,其中青年基金4项,面上项目12项,94%为45岁以下青年教师获得。这是天大数学继2019年陈永川院士领衔的“组合数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2018年孙笑涛的“模空间理论及应用”与王凤雨的“随机偏微分方程的遍历理论与相关性质”2项重点项目之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又一次喜人成绩。   近年来,天津大学数学学科按照学科规律办事,实施人事

  • 精仪学院微纳测试团队提出了一种光镊可控旋转新方法

    (通讯员 胡春光)光镊技术以其精密的力操控与测量性能,在生物大分子力与构象动力学研究中大放异彩,如核酸和蛋白质的折叠动力学研究。常规的光镊力谱测量方法主要采用三维平动方式拉伸耦合生物大分子样品的微球,但平动测试无法测量单个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肩负重要作用的旋转运动,如DNA自身的螺旋结构及其在很多重要生命过程中展现的转动特性。角旋转光镊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光镊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 地科院开展关于河流溶质产生及运移机制的研究

    化学风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负反馈关系对调节大气CO2浓度和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气候演化有重要意义。地表流域化学风化的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岩性、温度和流量等,各影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且存在相互联系,因此辨析各因素对化学风化的影响作用和控制机制是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尽管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我国境内流域化学风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是对特定流域化学风化速率的估算,而很少有学者对河流溶质的产生及运移机制进行探究。

  • 天大经管共襄中国汽车智能制造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暨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研讨会

    日前,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汽车行业分盟(以下简称“中国汽车智能制造联盟”)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暨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研讨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隆重召开,来自近90家联盟成员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天津大学和若干大型央企及智能制造软件企业共同构成中国汽车智能制造联盟的九家理事长单位。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天津市工信局和科技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

  • 天津大学内燃动力科普基地和热科学科普培训基地获批天津市科普基地

    (通讯员 梁兴雨)8月24日上午,在天津大剧院隆重举行的天津市第34届科技周暨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启动仪式上,我院梁兴雨教授代表依托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天津大学内燃动力科普基地、赵睿恺副研究员代表依托我院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天津市青少年热科学科普培训基地上台接受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戴永康颁发的天津市科普基地的牌匾。同时授牌的还有新增的32家天津市科

  • 微电子学院成功承办第十三届英国-欧洲-中国毫米波太赫兹技术研讨会

    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承办,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国家空间微波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协办的第十三届英国-欧洲-中国毫米波太赫兹技术研讨会(UCMMT2020)与2020年8月29-31日在线上成功举办,吸引了包括国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学生代表、国内外知名公司企业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

  • 中国-东盟数据科学和大数据能力提升研修项目云端开幕

    2020年9月7日,天津大学举办了“中国-东盟数据科学和大数据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线上开幕式。来自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5名学员和项目导师在线相会。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导师和学员,以及数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由天津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马德刚主持。首先,胡文平代表天津大学致辞。他对项目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

  • NSR观点:“聚集诱导发光”促进聚集态化学发展

    光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组分,而发光分子则是产生光的基石。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开创了有机发光材料研究的新格局。近日,我校李振教授应《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简称NSR)邀请,撰写展望(Perspective)文章《Approaching aggregated state chemistry acce

  • 天津大学“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获批

    国家民委办公厅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的入选名单

  • 药学院高文远教授赴辽宁桓仁调研山参野生抚育

    本站讯(通讯员 王娟)2020年8月26-27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药学院高文远教授在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路金才教授的陪同下,赴辽宁桓仁开展了著名中药材山参野生抚育现状调研,药学院王娟副教授也同时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高文远教授的课题组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技术生产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研究和开发的人参不定根大规模工业化培养技术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

  • 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基地再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年度优秀研究基地、天津市优秀高校智库

    8月25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线上召开了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中期交流会。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基地再次被评为“年度优秀研究基地”,研究基地成员胡业飞专项研究报告获评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优秀专项研究”。日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对37家天津高校智库在2018-2019年度的建设成效进行了评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评审结果为

  • 生命科学学院常津团队纳米诊疗系统研究2020年取得系列进展

    常津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纳米诊疗系统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020年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IF = 15.8)、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 10.6)和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 = 10.2)上连续发表5篇代表性文章。下面就此系列性研究成果做一简单回顾。1.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联合治疗的新型靶向高效

共1348条 首页上页1...4546474849...9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