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药学院张雁教授团队新进展:甘氨酸自由基酶(GRE)实现对映选择性催化氮甲基羟脯氨酸异构体脱水反应

    近日,天津大学药学院张雁教授团队在ACS Catalysis发表了题为 “Glycyl Radical Enzymes Catalyzing the Dehydration of Two Isomers of N-Methyl-4-hydroxyproline”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属于GRE家族的两个新脱水酶,这两个GRE(论文中命名为HpyG和HpzG)分别催化互为对映体的顺式-L-氮甲基

  • 我校召开2024年度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系列辅导会

    3月7日上午,天津大学科研院联合医科建设办公室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召开了2024年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

  • 美国物理联合会《科学之光》(AIP Scilight)专访报道:天津大学马蕙教授团队关于高密度高层住宅区声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马蕙教授团队在声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声学学报(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soundscape assessment in outdoor public spaces of urban high-rise residential communities”的研究

  • 天津大学海河医院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辅导会召开

    (通讯员 毕尹馨  韩莹)3月6日下午,天津大学科研院联合医科建设办公室赴海河医院组织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辅导会,会议在海河医院科研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天津大学科研院院长胡文彬、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海河医院党委书记张伟华、院长杨万杰出席会议,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雷建军及相关领域专家,海河医院副院长陈征、实验中心主任陈怀永、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项目申请人参加

  • 药学院高文远教授和李霞教授当选为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9)委员

    2024年3月6日,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79)在北京飞天大厦召开新一届标委会换届大会暨2023年年会,我院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高文远教授和课题组李霞教授出席此次大会,并同时当选为新一届的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出席此次年会并给委员颁发证书。来自全国的36名专家荣幸地成为新一届委员。该委员会由国家中

  • 马寅初经济学院师资博士后张晚烛的论文在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发表!

    (本站讯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师资博士后张晚烛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建培教授合作的文章“Behavior-based pricing and signaling of product quality”发表于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中文摘要:本文研究在一个两期的动态垄断市场环境中,当产品质量

  •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涛课题组发现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抑制先天免疫反应新机制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SFTS病毒(SFTSV)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蜱虫是SFTSV的主要传播媒介,自SFTSV发现以来,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都有感染 SFTSV 的确诊病例报告。有研究表明任何年龄段都有感染SFTSV的风险,特别是老年群体。在感染SFTSV后,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伴有出血,死亡率一度高达30%。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涛

  • 微电子学院团队获IEEE固态电路学会最佳教育奖和Fellow Award

    本站讯(通讯员:罗宇)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2024IEEE ISSCC(被誉为“芯片奥林匹克”大会)国际会议上公布了2023年IEEE 固态电路学会最佳分会奖。由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支持创建的IEEE Tianjin AP/MTT/SSC分会在全球120余个分会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教育奖(2023年全球仅两个分会获得该奖项)。IEEE Tianjin AP/MTT/SSC联合分会(网址:ieeetia

  • 药学院高文远教授课题组在黄芪生物防治方面取得进展

    黄芪以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芪列为“上品”。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由于野生资源被破坏性开发,目前栽培是黄芪的主要来源,但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传统的化学农药尽管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环境危害大,而且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近些年,生物抑菌剂具有稳定,环境友好,性价比高等优点,被广泛

  •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康君副教授团队研发新型纳米系统用于超声介导的肿瘤联合治疗

    癌症免疫疗法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实体瘤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相当有限。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康君副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n-CaCO3-based nanosystem for augmented sonodynamic-chemodynamic immunotherapy via

  • 《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新书发布会在津举办

    本站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摄影 王鹤立)2024年1月29日下午,由学习出版社、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新书发布会在天津图书大厦一层举行。学习出版社总编辑杨梦东、副总编辑刘向军,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云峰,天津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袁世军,天津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天津大

  • 《临床试验加载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年2月3日上午,《临床试验加载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后简称“《专家共识》”)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该发布会由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发布会共邀请来自国内临床医学、药学、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药物经济学领域18位专家参会。与会专家围绕该《专家共识》的定位与应用场景、未来共识落地推广与实践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发布会由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

  • 天津大学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蓝藻菌毛变化的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近日,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张卫文教授团队在蓝藻昼夜节律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其研究成果《昼夜节律调控蓝细菌聚球藻PCC7942的菌毛振荡》(Oscillation of type IV pili regulated by the circadian clock in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7942),

  • 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2023年度国自然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暨交流研讨会举办

    本站讯(通讯员 吴佳悦)为筑牢科研基础、保障成果产出,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冲击高水平科研项目,医科建设办公室和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于2024年1月5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联合召开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暨交流研讨会。天津大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何国伟,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冷希岗,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斯、叶升团队设计具有高热稳定性的monellin变体

    随着人工甜味剂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的认知增加,消费者对天然甜味剂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了甜味蛋白的研发和应用。Monellin是一种源自非洲植物Dioscoreophyllum cumminsii的浆果的小型植物蛋白,具有低热量、高甜度和丰富营养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潜在高附加值的食品甜味剂。然而,其热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一直以来都限制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因此提高其热稳定性成为发展其在食品加工中

共1348条 首页上页1...1314151617...9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