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天津大学学工部成立40周年,为进一步增强思政引领力,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11月17日,学工部组织开展“天津大学学工部成立40周年暨第二届发展论坛”,材料学院于卫津路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组织开展“材聚一堂,共话学工——第二届辅导员发展论坛材料学院分论坛”,活动邀请天津大学材料学院讲席教授赵乃勤、天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马桂秋、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季惠明、天津大学工会副主席宋雪峰、天津
本站讯(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日前,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对获奖成果(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天津大学卓越教授、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的独著论文“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Focus on Carbon Leakage, Border Carbon Adjustments
(通讯员朱鹏飞)2024年11月1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智能机器人专委会承办,天津大学、CCF天津分部协办的CCF进高校活动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成功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首先,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任侯增广研究员致欢迎辞。随后,天津大学朱鹏飞教授和孙彪教授分别主持了学术报告环节。本次活动邀请了四位嘉宾围绕
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经历四个阶段。在G1期,细胞生长,合成蛋白质,并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然而,G1期干预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探讨,使得对细胞周期动力学如何影响细胞代谢的理解存在空白。
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而闻名,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相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胶原具有生产周期更短、成本更低等优势。2024年11月8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升、刘斯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中科院1区)上在线发表了
微风拂动稻田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金黄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2024年11月初,天津市宁河区丰盈米业实验基地金灿灿的水稻收割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丰盈米业于茹总经理和团队技术人员脸上漾满笑意。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丁辉课题组采用自主研发的“边修复、边增产”型微藻有机-矿质复合体(OMC)有机肥作为试验组,与施用市售生物有机肥对照组一起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对照组水稻平均每株有效分蘖数为35棵,稻穗平均籽
近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市场营销系马向阳副教授团队撰写的两篇管理案例——“Tims China: Brand Positioning in China(Tims中国的品牌定位)”与“Waterdrop Inc.: Creating a Business Model in China(水滴筹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被全球知名案例出版商Ivey Publishing案例库收录。Ivey Pub
本站讯(科研办公室供稿)11月10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高水平管理科学期刊论坛在卫津路校区25楼C416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管理科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主要负责人,以及管理与经济学部的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期刊的发展策略。论坛由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熊熊主持。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杜慧滨开幕致辞,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毛照昉进行了闭幕总结。论坛分为
日前,天津大学校属企业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所联合自主研发的“ET-96AT细菌内毒素自动凝胶测定仪”成功问世,该项产品填补了细菌内毒素凝胶法自动检测仪器的国内外市场空白,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的科技成果鉴定结果为国际领先水平。凝胶法是细菌内毒素检测的仲裁方法,自发明以来国内外一直是手工实验,新产品突破性解决了人工观察和记录结果的缺点,极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等待观察记录时
高纬度地区的冻土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最显著的“临界要素”之一。由于这些地区长年低温,冻土中大量的地表植被有机质得以保存。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区储存了全球土壤中约50%的碳,这一比例超过了大气和植被中的碳总量。北半球高纬度(北极)地区的温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至4倍,因此冻土对全球变暖极为敏感,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全球温度升高超过2℃时,北极多年冻土的解冻范围将显著扩大,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
生物固氮是氮素从大气圈进入生物圈的主要途径。全球每年生物固氮量高达2亿吨,为陆生植物提供75%的氮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固氮与光合作用并称为地球生命活动的基石,为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缓解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水稻田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湿地,面临着由于地表径流和淋洗造成微量元素流失的高风险。因此,氮素成为限制水稻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地球历史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陆生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演化。尽管植物化石、煤以及蒸发岩等沉积记录能够定性指示气候变动,但量化地球历史气候干湿程度和变化却是个难题。华南板块不仅拥有丰富的古海洋沉积记录,还有数亿年来构造-气候-生态协同演化的记录。最近,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刘学炎课题组发现华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平引剖面黑色页岩具有较高的硝酸根离子(NO3-)含量(平均2.4 ± 3.8 mg N kg-
农业沟渠作为农业地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大量农田径流养分的同时,也成为氧化亚氮(N2O)排放的热点区域,显著关系到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目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使用排放因子(EF)来估算这类间接N2O排放,并将沟渠的排放因子归类于地下水排放因子(EF5g)。然而,由于数据不足和分类不准确,估算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基于以上背景,天津大学地科院晏智锋课题组选取全球农业最密集
草酸钙(CaOx)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复发率。尽管微创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患者在10年内复发的概率高达50%,频繁手术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增加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现有口服药物柠檬酸盐的清除率不高,且副作用较大,因此亟需更安全有效的替代药。中药及其天然产物因多样性和低副作用,正逐渐成为开发新型肾结石药物的重要资源。近日,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汪以馼教授与南开大学谭小月
天津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校训,不断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以此为理念,材料学院于2024年10月26日在31教学楼2106报告厅举办了“2024年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物质科学交叉学术分论坛”,此次论坛不仅是对新材料领域前沿问题的学术探讨,也为跨学科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提供了平台。本届论坛我们邀请到了多名国内知名青年学者,包括南开大学谢微教授、南京工业大学余子夷教授、山东大学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