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校属企业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大天发公司”)与天津大学电气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天发杯自动化设计大赛”圆满闭幕。本次设计大赛的主题为“安瓿瓶自动识别装置”,自今年9月启动,该大赛的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天大天发公司研发的细菌内毒素自动凝胶测定装置,有利于提升细菌内毒素分析检测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来自天津大学
2024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做客第二期“北洋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以《地球系统科学视野下的宏观生态系统科学》为题,深入阐述了地球系统与生态系统科学的内涵、联系与发展,系统梳理和论述了生态系统科学的科技使命与理论方法,前瞻性探讨了宏观生态系统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由天大地科院院长刘丛强院士主持。120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报告
2024年11月23日,卫生应急学院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陕西省中医医院隆重举行。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名誉院长、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院长侯世科,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艳,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医管与教育处处长闫小青,陕西省中医医院副院长李晔及医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仪式由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处副处长屈小元主持。李晔副院长代表陕西中医医院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
近日,由天津大学经管学部黄典博士、毛照昉教授、方侃副教授、博士生傅恩圆与纽约大学商学院Michael Pinedo教授合作的文章An Improved Combinatorial Benders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for the Human-Robot Collaborative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Problem,在国际管理科学与运筹学顶
11月27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系统工程研究所教授王钟彬老师发表于管理科学与运筹学领域顶级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的关于服务代理池化方面的研究成果《Pooling Agents for Customer-Intensive Services》(点击查看往期报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代表性资助成果进行展示。图示:上述研究中,专有服务和池化服务示意图对比该研究揭示了代理人基
2024年11月13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李娇副教授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光子成像实验室”为首要单位,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童燕团队、重庆医科大学杜倩团队在BMC Medical Education(JCR Q1区,中科院二区)上发表了教改论文《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协议的多源反馈提升医学教育在线教学质量的研究》。
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甲烷(CH4)的重要来源,甲烷产生受到水体溶解有机质(DOM)、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惰性溶解有机质(RDOM)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快速降解,从而在环境中滞留长达数百至数千年,对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然固碳潜力有重要意义。作为内陆水体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烷和RDOM的产生都依赖于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碳的连续处理过程,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两个过程
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天津大学第二届蛋白质设计与应用学术会议”。 会议伊始,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致开幕词,着重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会议发起人叶升发表致辞,对与会专家进行一一介绍。本次会议的参会专家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峰、北京大学董甦伟、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85个,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白瑞峰老师主持的“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的电气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与资源构建”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同步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周年项目典型案例”。《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的电气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与资源
2024年是天津大学学工部成立40周年,为进一步增强思政引领力,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11月17日,学工部组织开展“天津大学学工部成立40周年暨第二届发展论坛”,材料学院于卫津路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组织开展“材聚一堂,共话学工——第二届辅导员发展论坛材料学院分论坛”,活动邀请天津大学材料学院讲席教授赵乃勤、天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马桂秋、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季惠明、天津大学工会副主席宋雪峰、天津
本站讯(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日前,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对获奖成果(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天津大学卓越教授、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的独著论文“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Focus on Carbon Leakage, Border Carbon Adjustments
(通讯员朱鹏飞)2024年11月1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智能机器人专委会承办,天津大学、CCF天津分部协办的CCF进高校活动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成功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首先,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任侯增广研究员致欢迎辞。随后,天津大学朱鹏飞教授和孙彪教授分别主持了学术报告环节。本次活动邀请了四位嘉宾围绕
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经历四个阶段。在G1期,细胞生长,合成蛋白质,并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然而,G1期干预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探讨,使得对细胞周期动力学如何影响细胞代谢的理解存在空白。
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而闻名,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相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胶原具有生产周期更短、成本更低等优势。2024年11月8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升、刘斯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中科院1区)上在线发表了
微风拂动稻田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金黄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2024年11月初,天津市宁河区丰盈米业实验基地金灿灿的水稻收割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丰盈米业于茹总经理和团队技术人员脸上漾满笑意。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丁辉课题组采用自主研发的“边修复、边增产”型微藻有机-矿质复合体(OMC)有机肥作为试验组,与施用市售生物有机肥对照组一起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对照组水稻平均每株有效分蘖数为35棵,稻穗平均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