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 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六)

作者:辛科霆 陈思编辑:梁绍楠 罗晨尹来源:党委宣传部

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天津大学的关心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天津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要求,怀揣报国之志砥砺奋进,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感到无上光荣。这封回信既是对学校百卅办学成就的莫大肯定,更是对全体天大人的深切嘱托,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新的起点、未来已来,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关口,我们要以回信精神为强大动力,在引领高等教育发展中勇担当、走在前、作表率。我们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任务,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持续推动教育模式迭代升级,构建面向未来、贯通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造就一批能够创造未来、引领方向的卓越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天大人的应有贡献!

建筑学院教授、长城研究团队负责人张玉坤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和长城团队全体成员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总书记对长城研究的关注与信任,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总书记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我们将牢记嘱托,坚持史实互证,把长城学术研究、保护实践和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将通过长城全线全域数据还原历代长城原貌,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将研究成果融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增强民族自信;通过中西长城比较研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在全球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国智慧;通过用数字化手段展现长城遗产新发现,研发长城预防性保护新技术新方法,为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文化竭尽全力。团队将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继续谱写“长城”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延续二千年的恢宏史诗,将“华夏同源、天下归心、有容乃大”的长城文化代代相传,赓续永远。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师燕超说,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作为一名天津大学教师,心情激动、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总书记的回信为天津大学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我将谨遵总书记嘱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倾力培养引领未来的建筑工程类卓越人才。着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同步强化从1-0的突破性基础研究,在重大工程实践中凝练核心科学问题,勇闯工程科技创新“无人区”,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化工学院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教授陈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这让我们团队师生倍感振奋。作为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的一员,我深切体会到科研工作必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我们此前在丙烯催化剂研发中,面对国外技术垄断,秉持科学家精神,历经数年攻关,最终成功研发出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新型催化剂。这让我们年轻科研工作者更加坚信:只有将个人研究融入国家需要,才能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实现价值!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能源化工前沿,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栾淳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这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在肩。要聚焦战略需求,投身思政教学改革。思政课应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更新教学内容,将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个人学识素养。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史料研究、方法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和学理性。要服务经济社会,培养更多时代新人。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观察、个案访谈、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重任的时代新人。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周丹说,作为天津大学的一名新入职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大师生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感受到肩上的重任。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高校教师的责任使命。我们要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的探索者,勇于创新突破,取得更多成果;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强外语等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融合建设,做好知识的传递者和引领者;要坚持以德育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正确价值观的传播者,培养更多新时代优秀的强国建设者。我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传承天大品格,在教学、育人、科研等方面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得主、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陈煜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为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新时代科研工作的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作为能源领域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我将围绕电动汽车能效提升路径开展系统性研究,攻克全工况电车热管理系统优化关键难题,以创新成果驱动绿色能源技术的革新升级。在新的征程中,我也将继续秉持天大“敢为人先”的魄力和“矢志创新”的追求,永葆“闯”劲,增强“创”力,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浪潮中,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