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促进共同富裕,离不开企业的深入参
近期出现的电力生产供应紧张、全国电力紧平衡情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如何看待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电价市场化改革将带来什么影响?相关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新冠等新兴风险背景下,工程项目风险如何管控?工程项目风险怎样进行量化管理?工程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刘俊颖主编,张莉 金峰 胡定成 刘剑 杨珊参编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致力于培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教材推荐书   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   编:刘俊颖ISBN:978-7-112-
春秋回首,建党百年,深思开天辟地之伟业;上下求索,共聚九州,同筑经世济民之初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精神和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举办“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后,2021年12月11日,第四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大学
2021年12月16日,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国际金融论坛联席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走进“复旦金融公开课”,以“全球与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为题,与学院学术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展开深度对话。在课程中,庄巨忠教授指出,中国必须坚持双碳目标,因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成本。张中祥教授则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实现“碳中和
12月2日下午,悉尼工商学院特邀天津大学张中祥教授来院进行题为““双碳”目标下中国的经济与能源政策、碳市场建设与国际合作 ”的学术讲座。吕康娟院长主持,经济金融系老师及学院研究生、博士生等40多位师生参加。张中祥教授为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影响评估专家组组长,亚太政策研究会会士。连续入选由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
11月26日,“新起点·新平台·新活力: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以“全国碳市场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为题做了发言。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第十八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于2021年11月19-21日在上海举行。以“新技术、新市场、新消费”为主题的本届年会由《营销科学学报》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圣象集团作为合作伙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京东零售集团、金投赏支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国家自然科学
实现碳中和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综合碳排放导致的后果,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关于这一话题,《复旦金融评论》主编、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从经济学家的角度与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门总监翟永平和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两位深耕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展开深度对话。
如果真的希望提高企业竞争力,除了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外,各级政府必须把改善营商环境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做足做好。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文章来源于“光明网--理论频道”、“中祥悟谭”微信公众号。2016年12月12日,中国就美国、欧盟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先后提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
《巴黎协定》确立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设定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摘  要:以《巴黎协定》为代表的新气候治理体系取代了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原有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将30多年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详细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气候大会和重大事件,总结和评论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清晰展现了主要国家的利益诉求变化导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的转变。相比之下,新气候治理体系有其独有的特征:“自下而上”的
编者按:近年来,实现“双碳”目标,凸显了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系统性变革的意义,因此国内治理领域大力推进的重要内容。然而,最近部分地区发生限电事件,引起关注和热议。怎样在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需要?怎样应对这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加以防控?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的艰巨和复杂,并强化风险意识。《探索与争鸣》此前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召开研讨并撰文刊登于2021年第9期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组织的The 16th Policy Consultation Forum of the Seoul Initiative Network on Green Growth于2021年9月30日线上举行。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以Climate policy towards carbon neut
中宏网北京10月29日电 “虽然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自主贡献新举措均与中欧领导人的互动或与欧盟领导人邀请的峰会有关,但中国最终选择在联合国平台及其相关活动上宣布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承诺。”中宏观察家、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近日在第三届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分论坛上强调,“这充分说明中国一直是维护多边主义、主张通过多边机制来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这才是对‘中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