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东北亚经济论坛第31届年会于2022年7月17-19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年会由夏威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和夏威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夏威夷州政府商务、经济发展与旅游局和夏威夷州政府能源办公室协办。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等为会议合作单位。开幕式由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席、夏威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Denise Konan教授主持,夏威夷州前州长John Waihe‘e,韩国国民
中宏网北京7月20日电近期,一条“德国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的中文消息传来,引发舆论关注和质疑,难道连德国这样长期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领者”甚至“领袖”自居的国家都要大开历史倒车了吗?德国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的报道完全是乌龙。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日前撰文指出,有些专业人士针对上述这则新闻专门查阅了德语和英语近一周的新闻,没有发现“德国要取消2035碳中和目标”这类文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共和党主导的西弗吉尼亚州等十几个州加上煤炭企业起诉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EPA),要求最高法院裁决美国国会是否授予EPA只要考虑了成本、非大气影响和能源要求后,就可以毫无限制地制定重大规则,包括重塑全美的电网和单方面对任何经济部门进行脱碳的规则这样的宪法权力。简单地说,就是原告认为EPA如果要广泛监管全美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应该得到国会明确授权,否则逾越了EPA的法定权限。
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双重目标下的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学年会能源与环境经济论坛(2022)在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供图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表示,在实现“碳达峰”过程中,要以生产端、使用端、政策端为着力点,发挥中央层面系统谋划总体部署的统领作用,制定能源、工业、交通、新型基础设施、
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2022-06-02 14:44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 作者: 张中祥 宋梅摘 要:资源型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严重受限,面临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地理区位、主导资源类型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市场分割对其能源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并非线性的,而是随着分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市场分割通过扭曲要素价格、抑制企业技术创新、阻碍产业集聚来抑制能源效率。”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速度实现了快速崛起。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却是以能源的高投入以及CO2的高排放为代价的。粗放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及由此引致的碳排放问题不仅使中
5月30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本次座谈会围绕“仲裁法的修订”开展。10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会上作协商发言,近8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作协商发言。会议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本文基于张水波教授在关于仲裁法修订双周座谈会的发言稿整理而
观点提要: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双碳”工作的部署,有四个关键点。即,把握好“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系统性;能源转型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碳市场机制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引擎,以碳市场激励和吸引资源向低碳绿色项目倾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一、
新华社《半月谈内部版》┃ 张中祥 邵珠琼:让“专精特新”集聚制造业之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它们长期专注于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成长决定了产业链的发展质量,决定了中国能否在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或特殊材料等方面突破“卡脖子”困境。瞄准尖端技术,提升产业链价值单项冠军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专注和聚焦,掌握了细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2022年4月27日,2022年(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线上召开。该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办,以“向未来·新责任·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前沿和动态。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以“双碳目标下中国的经济与能源政策、碳市场与碳关税”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他的报告
《中国经济报告》|张中祥:正确认识“双碳”策略需把握四个关键点SHPGX导读: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在《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文章表示,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双碳”工作的部署,有四个关键点。即,把握好“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系统性;能源转型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那么,2022年,中国经济走势会有何种变化?经济政策应如何发力?各类市场主体该如何作为?我们约请几位专家作了基于各自视角的前瞻性研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2022 年,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在甲午战前,中国所有的官办新式学堂均无任何关于现代大学的基本制度设计,亦从未尝试过构建现代三级学制,故无现代公立大学可言
热点速递经管学部傅利平教授、何兰萍副教授的文章刊发于2021年12月《国家治理》周刊,人民论坛网同步发文。近日人民论坛网设立“大国基理”专栏,以“健全韧性社区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题再次转发本文,并被新浪、搜狐、网易、环球网、中青在线、新民晚报、上观新闻、天眼新闻等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社区治理”等全文转载。本研究观点回应风险社会挑战下的基层治理,以韧性社区建设对治理资源进行整合与合理
实现“双碳”目标,要求中国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无碳化作出深度调整,需要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上升,未来在风力发电、跨区输电、先进储能、交通领域充电站和加氢站、终端消费电气化、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需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支持。已有的预测结果不尽相同,但所有投资规模预测都将超过100万亿元。如此巨量投资规模,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巨大的缺口还要靠社会资本来弥补,必须借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