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全国碳市场目前交易规模不大,但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价信号,倡导市场化节能减排,已开始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与资产管理。实现“双碳”目标,要求中国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无碳化作出深度调整,需要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上升,未来在风力发电、跨区输电、先进储能、交通领域充电站和加氢站、终端消费电气化、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再生资
“中国在煤电和控煤上的立场,既要考虑遵守全球国际气候变化协议,也要基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的客观现实。总体上,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CBAM持反对态度。但中国也应从CBAM中汲取有益的成分。考虑到欧盟CBAM是目前全球唯一公布但可能影响广泛的碳价政策,中国与国际社会应就CBAM的碳核算体系、与WTO规则的兼容性、适用的范围和时机等议题加强对话与协调,制定出能广泛接受的应对竞争力和碳泄露顾虑的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专精特新10条”,新迁入该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能获得200万元奖励,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最高奖励1亿元。现有“小巨人”如果增资扩产,最高也有200万元扶持。这套“组合拳”将有力提振广州“小巨人”培育工作,因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国家级“小巨人”中,68家广州企业入选,32家来自黄埔。 眼下“小巨人”的作用很重要。今年以来,国家
2015年12月12日,对气候变化具有深远意义的《巴黎协定》通过。195个国家一致接受用《巴黎协定》来指导其未来40年的经济发展。自此之后,2030、2050、2060成为被广为传播的时间节点。   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曾经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执行秘书长。她在著作《我们选择的未来》中阐释了这些时间节点的意义由来。“相比工业革命之前,我们现在已经使地球的平均温度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作为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绝非易事,需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支持。已有的预测结果不尽相同,但所有投资规模预测都将超过100万亿元。如此巨量投资规模,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巨大的缺口还要靠社会资本来弥补,必须借助市场化的方式来引导。市场化就需要算账,而算账就必须有依据。碳市场恰恰就可起到给出市场碳价信号、激励和吸引资源向低碳绿色项目倾斜的作用。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中宏网北京2021年8月19日电(记者王镜榕)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近日应邀出席第十届财经峰会,并以“双碳目标下的中国与世界:碳市场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为题做了大会主旨发言。 张中祥强调中国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并不令人意外,但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出人意料。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第十届财经峰会暨2021可持续商业大会于2021年7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财经峰会设立于2012年,是集国内众多财经及大众媒体之力打造的一项大型活动品牌。今年适逢财经峰会10周年,邀请国内外颇具远见的商业领袖、经济学界翘楚、创业家及新青年代表,讲述中国故事,共享中国机遇,分享变革智慧,共促复苏增长,线上下影响和互动人次超过1940万。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州47家企业入选“国家队”,加上前两批,总数68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一梯队。据工信部统计,“小巨人”90%以上是制造业企业。广州“小巨人”从第一批5家入选,到第二批16家和第三批47家入选,数量蹭蹭上涨,可以说既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城市的缩影,也是近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的注脚(2021年上半年增加值同
SHPGX导读:据路透社报道, G20能源和环境部长未能在最后公报中就关键气候承诺表述达成一致。主要争议之一就是中国和印度不同意公报中2025年淘汰煤电的表述,而大部分国家希望到2025年实现淘汰煤电。对此,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表示,2025年中国淘汰煤电根本不可能,即使是非常苛刻的把温升控制在1.5度的目标,中国完全淘汰煤电也不会早于
十问全球最大碳市场:如何运作?如何减排?是否推碳税?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首批被纳入的2000多家电力企业的总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形成。如何形成合理的碳价引导企业减排?未来碳税是否会推出?双碳目标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邀请了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三位嘉宾进行讨论。张中祥
2021年7月16日上午9点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从2013年6月从深圳上线启动起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市的跨越,成为中国碳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今天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开盘后2分钟,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截至当天收盘,碳配额价格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交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实现了全国开市的跨越,成为中国碳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电价机制改革配合。为碳价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有效作用,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联动机制,让电价反映市场供需及碳减排成本,形成电价与碳价有机融合的价格体系,促进碳市场和电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作为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绝非易事,需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支持。已有的预测结果不尽相同,但所有投资规模预测都将超过100万亿元。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文指出,如此巨量投资规模,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巨大的缺口还要靠社会资本来弥补,必须借助市场化的方式来引导。市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2021年6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全国金融人才平台服务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所属的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北大元培学院(HK国际)、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大未名湖论坛暨第九届中国科技金融年会——第五届中国金融30人发展研讨会”于北京召开。本次论坛围绕“科技创新中国、数字经济金融、碳中和、碳达峰”等十四五下一步重点领域工作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