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百卅荣光】第一个在国际讲坛上发出中国共产党声音的人

作者:天津大学太雷班编辑:朱宝琳 辛科霆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走进张太雷的革命足迹。

在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内,有专门的张太雷展室。展室以张太雷的革命足迹为线索,他从启志常州、求学北洋开始追寻真理,革命足迹历经苏俄、上海、武汉等多地,最终在广州指挥起义时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1916年,张太雷考入北洋大学法科预备班学习。求学期间,张太雷开始在法科主任福克斯创办的全英文日报《华北明星报》兼职做翻译和编辑,这段经历对于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萌芽与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华北明星报》,张太雷了解到社会上的进步思想,并与俄共秘密党员鲍利维结识。另一方面,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张太雷也逐步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变更社会制度的迫切愿望。

1920年4月张太雷结识了共产国际与俄共(布)远东局派往中国的代表维经斯基,他以《华北明星报》兼职编辑的身份为掩护,全程陪同维经斯基考察中国革命的状况,与李大钊等人见面,并协助中国共产党党团组织的相关筹备酝酿工作,逐步确立起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1920年10月北京党组织成立后张太雷加入,成为天津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1920年6月,张太雷从北洋大学毕业,为革命事业不懈奔走。1921年,为学习先进经验、推动社会主义青年团进一步发展成熟并助力党的创建工作,张太雷受组织派遣,前往俄国伊尔库茨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任中国科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在苏俄工作期间,张太雷担任共产国际三大代表并撰写了发言报告,深入分析中国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各阶级情况。

在共产国际三大上,张太雷向大会提交了报告,在限制时间而不能完整宣读的情况下,就远东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指出“中国正面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极需活动的时机。”呼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张太雷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在共产国际发言的中共代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最高级会议上的第一次亮相,对于当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张太雷在苏俄积极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起草《关于召开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呼吁书》、担任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并在莫斯科《工人日报》发表悼念列宁的文章《列宁与中国青年》,与罗亦农、任弼时等一同参加东方大学党组织的活动。

在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干的张太雷也始终记挂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从未忘记自己前往苏俄的使命。1921年7月,张太雷在莫斯科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受委派回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助手,同时着手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整顿和重建工作。张太雷根据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建团的指示,吸取了青年共产国际和苏联共青团的工作经验,大大加快了青年团恢复和发展的步伐。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张太雷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从1920年创建天津团组织到1925年主持召开团三大,张太雷始终心系青年运动,在团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5年5月后,张太雷受党组织派遣调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的助手兼翻译,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广东。1927年12月12日下午,张太雷在赴前线指挥战斗途中,遭到伏击,身中三弹壮烈牺牲,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实践了 “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 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