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卒中防治、聚力百万减残,11月23日,“天津市推进百万减残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会议”在天津大学脑系科医学中心(天津市环湖医院)天塔院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金艳,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夺,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等领导出席会议。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秘书处、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宣传处、医疗应急处、基层卫生与老年健康处、中医医政处、天津大学医学部相关领导,天津市百万减残专家委员会、相关质控中心专家,各区卫生健康委、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各卒中中心、各卒中救治地图单位、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单位、市基层卒中救治单元建设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共2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葛乐主持。

会议锚定脑卒中防控与减残核心使命,总结天津市近年来卒中防治工作的卓著成效,系统擘画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蓝图,推动脑卒中全区域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迭代升级、提质增效,为“健康天津”建设筑牢坚实屏障,以专业赋能守护市民健康,以精准施策书写天津市百万减残新篇章。

佟小光表示,脑卒中防治事关国家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环湖医院始终将脑血管病作为首位学科,持续推进“全链条、体系化”的卒中防治体系建设。一方面通过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和医工融合不断提升临床救治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平台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在专家下沉、技术帮扶和规范化培训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他强调,“百万减残工程”和国家卒中学院为推进高质量卒中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医院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为提升全市卒中防治能力、服务健康天津作出更大贡献。

韩金艳对环湖医院在卒中中心建设、绿色通道建设、中法培训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脑卒中是影响群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百万减残工程”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天津市始终将脑卒中防治作为重大民生任务加以推进,持续完善“防、治、管、康”一体化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从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到社区康复、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卒中救治能力和防控成效显著提升。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推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前沿技术在卒中防治中的应用,号召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持续提升脑卒中防治能力,为实现“百万减残”目标、推动健康天津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吉训明院士以《聚焦人民健康 开启脑卒中防治新篇章》为题作主旨报告,全面梳理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组织体系、适宜技术推广、急救协同、康复延伸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系统性进展,全国全周期管理框架已基本建立,为实现“百万减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五五”,国家将以强基工程、中风识别行动和卒中中心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动主动健康理念贯穿脑卒中防控全链条。吉训明高度肯定天津在卒中中心建设、绿色通道运行、基层单元提升、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认为天津具备体系基础与创新优势,期待天津在新阶段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贡献更多可推广的“天津经验”。

刘先夺作了《天津市卒中防治与减残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在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急救体系建设、卒中中心扩容提质、基层单元推进、康复能力提升及信息化支撑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面临的发病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基层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他指出,天津已基本形成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链条救治体系,主要指标持续向好。下一阶段要加快推进“强基工程”、深化中风识别行动、提升卒中中心建设质量、强化医防协同与科技赋能,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以更系统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共同推动天津卒中防治与减残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健康天津”提供坚实支撑。

明东作了《天津大学脑机接口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系统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神经电生理采集、智能算法研发及闭环调控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突破。他指出,天津大学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创新链,在运动康复、认知功能重建、癫痫监测与干预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展。他表示,天津大学与环湖医院在脑机接口联合研究、临床试验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紧密,为推动神经技术向卒中康复和脑疾病精准诊疗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将继续发挥工科与医学交叉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卒中防治和减残工作的赋能,为天津打造脑科学与神经工程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吉训明在领导专家的陪同下视察指导,深入门急诊、影像科等关键科室实地调研,重点考察门急诊一体化创新布局,对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新址启用仪式也在同期举行。新址毗邻环湖医院天塔新院区,与天塔院区形成“一体两翼”、功能完善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一体化卒中防控平台。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医工融合优势,打造脑血管病特色名片,勇攀医学科技高峰,建设脑卒中领域的技术培训基地、人才培养高地、科研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中心。新址的启用标志着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发展掀开崭新的篇章,为天津卒中防治注入强劲动力。
会后,吉训明院士和各位领导专家参观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并对卒中教学培训工作做出部署。


“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中法神经介入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同日举行,佟小光与法国Spelle教授共同揭牌。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中法神经介入培训中心由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与法国神经介入专家团队联合打造,旨在推动中法两国在神经介入领域的专业培训、技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为天津卒中介入诊疗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及国际技术引进搭建重要平台。


此次会议的召开,全面传达了国家脑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工程”的最新战略要求,系统梳理了天津市卒中防控工作的成果与问题,通过平台启用、中心揭牌进一步夯实了我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方面的基础。下一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强化医防协同、区域联动,不断完善脑卒中全链条救治体系,提升防治工作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全力推进“百万减残”目标实现,为加快“健康天津”建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