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Campus News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守护师生实验安全 | 化工学院“119 消防日”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作者:董严斌编辑:梁绍楠 赵若含来源:化工学院

恰逢全国“119 消防日”宣传活动开展之际,为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责任担当意识,化工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特举办以“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守护师生实验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消防安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系统普及实验室火灾预防知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全面提高同学们应对初起火灾等突发状况的处置能力。

理论宣讲:夯实安全知识基础

10月31日下午,化工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以“化工实验室消防风险与防控”为核心内容的讲座。

科普基地学生讲师宋大有结合实验室的特殊环境与常见风险,从火灾类型、灭火器种类、灭火器使用方法等多个关键方面,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在实验室中遇到火灾火情时的科学处理流程。在火灾类型识别上,他通过实验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火焰燃烧,强调准确判断火情是后续有效处置的前提。

随后,他讲解了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场景。例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多种类型火灾,是实验室的基础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污染精密仪器,适合电气火灾与贵重设备火情;泡沫灭火器则主要用于液体火灾,但需避免用于电气和遇水反应的化学品火灾,防止火势扩大。

在灭火器使用方法讲解中,他通过“提、拔、握、压”的口诀,清晰拆解了操作步骤,即提起灭火器快速赶往火场、拔掉铅封与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按压压把均匀喷洒。同时特别提醒,灭火时需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自身安全。

讲座现场氛围热烈浓厚,同学们全程专注聆听、踊跃应答,还主动与主讲人展开深入互动,现场交流频频、干货满满,活动最终收获了良好成效。

现场实操: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提、拔、握、压——记住这四字口诀,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工作人员手持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边讲解一边熟练演示操作要领,精准对准火焰根部准备喷射。铁桶内,橘红色火焰裹挟着黑烟迅猛升腾,参与考核的同学们屏息凝神,在专业的示范氛围中,看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完成整套操作。

考核采取“分组轮换”模式,每组一名学生依次上前实操。首组的同学略显局促,在提醒下才想起“先拔保险销”,他单手提握灭火器,另一只手扶住瓶底,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白色气雾瞬间喷涌,浓烟被气流吹散,火焰在10秒内被扑灭,化工楼前响起“灭火成功”的播报声。

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纠正了考核同学易犯的错误:部分同学手握喷头,容易造成冻伤;还有人选择灭火器不当,按压时灭火器没有二氧化碳释放。“灭火时既要专注火焰,也要留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整场考核持续120分钟,同学们在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学习中,逐步掌握了灭火器的规范操作与应急处置流程。不少学生表示,亲手握住灭火器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消防知识不是纸上谈兵”,并在实际操作中增强了应对突发火情的信心与能力,真正学到了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