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TOPIC

医学部医学院师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

作者:王海英编辑:刘晓艳 殷琪来源:医学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10月中上旬,天津大学医学院以“领学”“讲学”为核心,多维度、立体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精准传达至每一位师生。

10月2日下午,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与医管处、医学部兄弟学院、附属医院及中心医院开展联学,凝聚医学领域学习共识;10月14日,党委扩大会召开,组织内设机构负责人、师生支部书记共同开展专题学习,明确学习方向与实践路径;10月16日,医学院与材料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卫生应急学院学工队伍共建联学,跨学科交流学习经验,拓宽学习视野。

医学院学生党团支部、课题组、研究生会、学生会以及育人实践基地,根据自身特点,分类施策推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其中,医工类研究生党支部结合课题组组会,由导师或支部书记带头领学,聚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核心要求,引导研究生将学习热情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实际行动;临床研究生党支部以规培基地为单位,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医学生扎根临床一线、守护人民健康。

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

医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刘煦辰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天津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引了教研改革创新的方向,也给每一位天大人的砥砺奋进提供了精神锚点。作为天大临床医学生,我们要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临床实际紧紧联系,以此确定发展方向,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自身贡献。

医学院学生团支部开展学习

医学院2025级硕士4班团支部书记王洋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指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作为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天津大学因救国而生,为强国而建”。学习回信精神时,我联想到天津大学医学部刘秀云教授的事迹,她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投身科研,这种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精神,正是我们青年学子应当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谋将来永远幸福”为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为祖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天大医学人的青春力量。

医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育人实践基地开展学习

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王晓雅分享,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医学院的脑机接口团队,自主研制国际首套空间站在轨脑机交互系统,一步步让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强大话语权。这些天大人的杰出贡献,正是“将科技报国之志融入强国复兴伟业”最直接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是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将融入血脉的“国家队”意识发扬光大,不断追寻真理,建设社会主义!

医学院课题组开展学习

医学脑成像与计算(MED-BCI)课题组2022级博士研究生钟文潇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给全校师生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与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让我认识到个人的科研道路必须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天津大学130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只有与国家民族命运同频共振,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要求,发挥专业优势,扎实走好医工结合的科研道路,努力做科研报国的天大人。

医学院将鼓励全体党员、团员、青年扎实开展个人自学,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线上分享等形式深化理解,并依托课程思政、学生组织、思政理论宣讲团等阵地,推动回信精神“进支部、进班级、进医院”,实现从学生骨干到全体学生的全覆盖,营造“人人学回信、人人悟精神”的浓厚氛围。

医学院党员、团员、青年扎实开展个人自学、集体联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