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的研究和对学校校史的挖掘,把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有机结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不久前,天津大学发布了《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年度项目指南》,围绕新工科理论研究、建设路径、专业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标准等12项内容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
教育部 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林草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
未来三年,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将成为中国高校的三大核心任务:从2019年到2021年,我国将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一场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将被掀起。
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新工科是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是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天津大学将以新工科架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1.0到2.0的跨越之桥。”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学校已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发布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将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
4月29日,在于天津举行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这一计划的实施,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质量革命。
深入研究五四精神 凝聚奋进精神力量
“天大方案”热启卓越计划2.0 天津大学领跑新工科 探索工程教育强国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奋进姿态迎接祖国70周年华诞,由教育部新闻办组织的“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走进天津,就介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走进天津大学。
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大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作会议交流发言。
4月29日下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会。
日前,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发布《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天大方案”),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介绍,“天大方案”概括起来就是4个字“融、通、卯、新”。“融”就是内外理论的融合,包括课内外实践,与理论的融合;“通”就是“本源贯通”,培养人才不仅是本科的培养,应该人才全面的培养;“卯”就是让课程联通起来形成更好的模块,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新”就是更新,即教育发展的路径要更新,要出新成果。 “过去学生接受教育,走的是一条从知识到验证性实验,再到实践的过程。新工科方案的特色之一,就是让实践、理论,包括创新活动成为一个并行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中提炼知识,凝练方法,这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项目制,更多的把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还有综合培养平台,有机融合到一起。”王树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