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却对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束手无策。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春婉课题组联合美国佐治亚医学院教授Kebin Liu团队,揭示了胰腺癌免疫逃逸和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耐受的分子机制,并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发现了新型的免疫检查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肿瘤免疫学期刊《癌症免疫治疗杂志》。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却对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束手无策。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春婉课题组联合美国佐治亚医学院Kebin Liu教授团队,揭示了胰腺癌免疫逃逸和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耐受的分子机制,并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发现了新型的免疫检查点。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通知,批准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学位授权点名单,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福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源,这一组“十三五”成绩单令人欣喜。
“科技经略海洋,创新实现梦想。”2021(第六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以下简称“青岛海科展”)于2021年11月2日在青岛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为期7天,将从11月2日一直持续到8日。受疫情影响,2021青岛海科展由线下展览改为线上展示,通过海科云展平台为广大参展商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广大专业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海洋科技“盛宴”。
采访中见到的国网天津电力的“红马甲”,大多是“老少配”。95后的“徒弟”或是跟着“师傅”们戴着安全帽登梯爬高为农户检查变电箱,或是在办公室里实时监测大数据……在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红马甲”不仅代表着志愿者,还代表着“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
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冉冉升起一颗新星。日前,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1月3日举行,天津大学“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手术机器人有何优势?研发上突破了哪些难题?对此,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进华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今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通过5G+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偏远地区50多名患者进行了远程手术。而远程手术成功的背后,是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这项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的支撑。近日,“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昨天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天津大学 6 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9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从此,反食品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有了正式生效的法律。本文论述了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重大意义,阐述了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对该法中的主要制度和措施作了学理解释,还对如何珍惜《反食品浪费法》的立法成果、全力推进该法的有效落实提出了建议。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1月3日在北京召开,天津市2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大学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人民网天津11月4日电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天津大学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天津市2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7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