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大赛落下帷幕,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这也是天津高校历年来在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走进苏州#【“双碳”两周年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苏州研讨会再探未来】9月28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苏州研讨会顺利在苏州大学商学院落幕。张中祥、常纪文、晏成林、周元等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召开的时点,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刚满两周年,多位学界大咖、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国际能源变局下,解码江苏低碳之路”展开分享讨论,并与来自苏州等地的低碳先锋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双碳前
近日,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带领的合成生物学科研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
皖维集团与天津大学自主研发并建成全国首个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乙烯制聚乙烯醇生产线。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了《关于加强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师友计划”。
日前,第四届“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大赛落下帷幕,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这也是天津高校历年来在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今年开始,除了辅导员、班主任的“标配”,天津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还拥有一名“师友”导师。
34年如一日,张维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只为做一名“好老师”。30多年前,张维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主攻金融工程、计算实验金融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
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
从天津大学获悉,在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上,该校斩获包括4个一等奖在内的13个国家级奖项,创下天津高校在本次大赛的最好成绩。
记者近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从本学年开始,除了辅导员、班主任的“标配”外,天津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还拥有一名“师友”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获得全方位指导和帮助。
利用虚拟现实的智能技术,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70多名学生足不出校在《电力系统基础》课程上“参观”了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还“走进”电力工程现场,这让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让思政引领润物无声。这门课也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的负责人是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刘艳丽。
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面试目前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的主要途径。天津大学近日将就业指导中心部分咨询室、办公室以及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改造为线上面试的空间,面向毕业生开放预约,并给面试室配置了三脚架、补光灯等硬件设施,提供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优化学生的面试体验,以积极应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最近,天津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离想象又近了一些。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并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 “如果在合适的温度等条件下,保存千万年也是可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说。
“金九银十”是秋季招聘的关键时期,因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的企业将面试调整为线上进行。10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为保障学生在校进行线上面试也可以安静、顺畅,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充分挖掘校内咨询室、办公室以及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改造为线上面试的公共空间,面向毕业生开放预约,使学生们面试时可以有一个私密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