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加快承接平台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代表之一,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楼宇林立,企业聚集,自主创新的活力在这里不断迸发。
日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宋智斌副教授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他们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期刊《机器人和仿生系统》上。
原本研究生专属的“一对一”导师制,现在本科生也可以享受了。日前,天津大学发布了《关于加强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师友计划”,在专业教师中选聘了730位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师友”导师,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所学专业,“手把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天津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成为该项举措的首批受益者。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出“实招”,将中心部分咨询室、办公室以及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改造为线上面试的空间,面向毕业生开放预约,为大家提供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此外,学校还为面试室配置了桌椅、三脚架、补光灯等硬件设施,优化学生的面试体验,提升面试效果。
日前,第四届“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大赛落下帷幕,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这也是天津高校历年来在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走进苏州#【“双碳”两周年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苏州研讨会再探未来】9月28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苏州研讨会顺利在苏州大学商学院落幕。张中祥、常纪文、晏成林、周元等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召开的时点,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刚满两周年,多位学界大咖、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国际能源变局下,解码江苏低碳之路”展开分享讨论,并与来自苏州等地的低碳先锋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双碳前
近日,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带领的合成生物学科研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
皖维集团与天津大学自主研发并建成全国首个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乙烯制聚乙烯醇生产线。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了《关于加强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师友计划”。
日前,第四届“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大赛落下帷幕,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这也是天津高校历年来在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今年开始,除了辅导员、班主任的“标配”,天津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还拥有一名“师友”导师。
34年如一日,张维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只为做一名“好老师”。30多年前,张维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主攻金融工程、计算实验金融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
天津大学“DIE2022战队”在全国47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学生组冠军。
从天津大学获悉,在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上,该校斩获包括4个一等奖在内的13个国家级奖项,创下天津高校在本次大赛的最好成绩。
记者近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从本学年开始,除了辅导员、班主任的“标配”外,天津大学新入学的本科生还拥有一名“师友”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获得全方位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