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铸忠诚”“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昨日上午,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现场整洁有序、条幅鲜艳夺目,70多名身着工服的建设管理人员喜气洋洋,一起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场地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复兴的中国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深入探索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大党独有难题,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创新;准确把握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向何处去提供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最好证明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市各界党员群众收听收看开幕盛况,听报告,看变化,话未来,谈发展。
党的二十大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历史、理论、实践意义,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制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民族复兴绘制宏伟蓝图。关键时刻的关键布局,对未来全局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天津大学推出系列短视频《我们这十年》。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
住有所居一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作为曾经市区规模最大的棚户区,如今的天津市红桥区西于庄早已大变样,居民们纷纷告别棚户区,搬进新楼房,圆了安居梦。
科学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明体现。
几年前的天津宁河区七里海湿地,因受到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的人为影响,一度呈现出“水干鱼净鸭子飞”的状态。
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作为加快承接平台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代表之一,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楼宇林立,企业聚集,自主创新的活力在这里不断迸发。
日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宋智斌副教授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他们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期刊《机器人和仿生系统》上。
原本研究生专属的“一对一”导师制,现在本科生也可以享受了。日前,天津大学发布了《关于加强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师友计划”,在专业教师中选聘了730位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师友”导师,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所学专业,“手把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天津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成为该项举措的首批受益者。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出“实招”,将中心部分咨询室、办公室以及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改造为线上面试的空间,面向毕业生开放预约,为大家提供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此外,学校还为面试室配置了桌椅、三脚架、补光灯等硬件设施,优化学生的面试体验,提升面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