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天津教育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新华社: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

    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

  • 央视新闻:“天价药”开出“平民价”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呈现三个新特点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晶介绍,他们在研究当中,也用真实世界数据去证明了癌症药物领域。比如说抗癌药领域、肝癌药的领域,药物进入医保目录之后,显著增加了参保人、患者的生存期,3年、5年生存期都得到明显提升。

  • 人民网:通辽市:强化人才支撑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通辽市还积极主动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动,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和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所、高校进行实质性对接,围绕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应用、玉米生物育种及高产耕作技术、肉牛新品种培育技术、储能创新技术开发利用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市科技局组织相关单位赴江南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考察,就玉米生物科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盐碱地资源与利用等内容进行深度对接,为科技“突围”工程有序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 人民网:融入发展大局 做好算力服务 天津市河北区:将深化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与速度

    “天津智算中心是河北区深入落实天津市与华为公司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到今年上半年300P全部上线。”杨天虎介绍,天津智算中心已经服务203家客户,孵化了天津市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海河・谛听”、汽车智造领域“菲凡”工业大模型、医药研发领域“分子智芯”大模型等1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天津市特色产业中医药领域,联合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发布的“海河・岐伯”大模型,由张伯礼院士亲自命名,为中医药专业辅助教学、临床诊疗和养生保健等提供智慧化赋能;联合华为公司、算力伙伴创新孵化128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9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赋能。

  • 科技日报:自主采样航行器:“看”到更真实的深海

    “深海微生物具有分布范围广、尺寸变化大和演变周期长的特点。如何在海洋高压、高腐蚀、变密度等环境下,实现小型化多通道采样仪器设计,使采样设备同时具备环境适应、长时运动、敏捷航行、原位采样和高保真保存等能力,是深海微生物自主采样设备的研发难点。”课题负责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刘玉红介绍。

  • 人民网:天津市委党校举办“党建引领与网络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主任尹建军,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姚泽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副教授陈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郭道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文圣,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康伟,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员毕宏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高春芽等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企业党建”“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现代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与管理机制”等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 人民网:2024年“健康沧州”高峰论坛暨沧州市大健康产业协会年会举办

    “健康沧州”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主任田艳涛以《做这些,拥有健康快乐长寿人生》为题开展讲座、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以《营养在大健康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讲座。另外,“康养新纪元 身心健康生活方式与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公益科普,温暖人间 健康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沧州心脏学会健康教育会议”“医体融合运动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运动医学年会”“长风破浪,盆程万里 妇女保健分会成立大会暨沧州市盆底康复培训会议”等分论坛上,来自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天津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等医学专家开展讲座,为人们带来健康理念。

  • 人民网: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甲醇作为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色的低碳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各种动力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为实现对石油能源的规模替代以及交通燃料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 人民网:津南区:高标准建设运营天开津南园,智慧小镇意向使用面积已超5万平米

    天津大学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带动师生校友项目和合作创新资源落地,拟入驻的天津大学盐湖研究中心就是依托天津大学科技研发资源和青海盐湖集团产业资源,带动新能源新材料及化工装备上下游产业的规模应用,培育成为行业内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新华社:2024年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天津赛区竞赛成功举办

    27日,2024年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天津赛区竞赛落幕。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 我市2集体、5人获表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市2个集体、5名个人获表彰。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在新时代呈现出保护传承发展的新气象。文化和旅游部决定授予100个单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98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扎实做好非...

  • 天津日报: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天津赛区竞赛举办 三团队代表我市参加全国决赛

    10月26日至27日,由市教委主办的2024年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天津赛区竞赛在天津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三支获奖团队将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决赛。据了解,大赛致力于培养知中国、爱中国、懂中国的时代新人,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跨文化能力、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竞赛中,参赛选手通过情境述评、回答问题和讲述中国故...

  • 中国新闻网: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中宏网: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共10991条 首页上页1...8586878889...733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