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天津大学举办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恰逢建校130周年,双校区繁花似锦、人潮涌动,吸引师生游客超10万人次。这场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的春日盛会,以厚重的大学文化、前沿的科技魅力与蓬勃的青春活力,为天津城市贡献了一张亮丽的“金牌名片”。
今日的天津大学迎来了10万余人共同赴约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
今天,天津大学举办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活动,恰逢建校130周年,双校区繁花似锦、人潮涌动,吸引师生、游客超10万人次,单日人次创新高。这场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的春日盛会,以厚重的大学文化、前沿的科技魅力与蓬勃的青春活力,为天津城市贡献了一张靓丽的“金牌名片”。
时值清明,天津大学第十九期太雷班于北洋园校区举行“清明祭英烈”活动,共同缅怀校友、革命烈士张太雷。
近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低空技术产业专场”成功举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论坛中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低空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组织志愿者救援队,邀请天津大学专家赴缅甸参与地震救援。
碧水清流,从“化”开始。从天津大学获悉,日前,第十八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在津举行,7位两院院士、上千名专家学者齐聚津门,围绕“减污降碳扩绿”这一时代命题,为我国水环境治理开出“化学方”。
昨天,天津大学举办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北洋园与卫津路双校区人潮如织,活动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此次校园开放日通过百年学脉、科技展演与文化体验,集中展现百卅名校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
昨日的天津大学,迎来了10万余人共同赴约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近4个板块、86项活动,以厚重的大学文化、前沿的科技魅力与蓬勃的青春活力,为天津贡献了一张靓丽的“金牌名片”。
日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低空技术产业专场”成功举办。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技术交易板块的重要活动,本次专场以“创新驱动低空,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推动技术转化、政策协同与资本赋能,加速低空经济生态的全面构建,吸引了行业领军企业、顶尖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媒体机构、产业从业者代表等300余名嘉宾和观众共同参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论坛中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低空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高质量脑机接口专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天津大学于4月3日召开“脑机接口”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建设研讨会。
昨天是清明节,天津大学第十九期太雷班在北洋园校区举行“清明祭英烈”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太雷精神。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天津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团队牵头,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的“低空智能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低空智能感知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