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天津大学校园内部分海棠花业已绽放,吸引了人们前来拍照。 从天津大学获悉,今天,天大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的校园开放活动,不仅庆祝天大建校130周年,更敞开校门,盛邀全社会与师生、校友共享繁花烂漫的春日盛宴,在北洋园的诗意徜徉中,见证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以花为媒、以文润城的时代担当。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日前,“千企万岗进校园”天津大学2025年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卫津路校区举行,来自材料化工、电气自动化、建筑土木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行业的340余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超20000个。
3月29日,天开高教科技园核心区创新热潮涌动,以“百卅天大 挑战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天津松正“挑战杯”天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此擂响战鼓。
天津大学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活动将于3月31日正式启幕
天大·海棠季今日启幕 市民可通过公众号预约
天津大学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活动于今日正式启幕
为纪念建校130周年,在繁花盛放的春天,天津大学出版了《丹青打卡北洋》一书,用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故事,讲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在最美的季节结识天大。
在宋康看来,教育是传递能量,而不是灌输知识,需要师生合作共建。而产教融合的关键,则是校企携手实现需求匹配。
重点挖掘AI赋能,以促进高质量就业献礼天大百卅华诞。3月28日,“千企万岗进校园”天津大学2025年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卫津路校区举办,来自材料化工、电气自动化、建筑土木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行业的340余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超20000个。天津大学6000余名在校生到场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本次双选会强调毕业生输送布局布点和AI赋能就业两大特色。长期以来,天津大学就业工作坚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深...
许言午长篇小说《扬兮镇诗篇》研讨会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作家许言午新作《扬兮镇诗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江南小镇,以一对青年的成长故事为中心铺开……作品呈现出对于出走与停留、故土与他乡等人生之问的深层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莉认为,《扬兮镇诗篇》描写的是“日常的生活,素朴的美”,读来有一种“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感受,许言午用朴素的语言记叙了家常的事,使读者重新思考何为文...
骨科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显微外科机器人......在位于浙江绍兴的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以下简称“天大创智院”),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通过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从“书架”走向“货架”。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单位劳动者效率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今年,浙江省“新春...
春风至,茶山醒。24万采茶工奔赴而来,青叶市场交易火热,民众争相体验“采茶游”……25日,安吉白茶正式开采,一场逐绿而行的接力赛拉开帷幕。走进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白茶核心产区,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芽,采茶工人“点缀”在连绵茶山中,腰挎竹篓、指尖翻飞,娴熟地采摘今春第一捧嫩芽。来自河南的采茶工周金凤今年是第六次赴约。因为是“老手”,她手脚麻利,整个茶季能收入三千元至四千元(人民币,下同)。周金凤说,今年...
中新社天津3月29日电(记者 孙玲玲)“祭祖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春节传统,是连接血脉、凝聚亲情的重要仪式,认祖归宗是为了不忘本源,是让家族的精神代代相传……”28日下午,由天津市台胞服务中心组织的主题为“家·年·画”的在津台胞短视频创作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来自台湾台北的天津大学在读研究生樊秋辰创作的《祭祖》获得本次大赛的特等奖。3月28日,“家·年·画”在津台胞短视频大赛落幕。冯宏杰 摄 “我从小在天津成长,这座...
中国新闻网:共探"智造密码":院士专家对话青年企业家 解码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chinanews.com)(编辑 焦德芳 罗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