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大通学生中心举办了《畅游于“网”,织密心“防”》网络安全主题活动。活动由多方联合主办,包含主题宣讲、反诈舞台剧、防身术展示等环节。张警官带来主题宣讲,用鲜活案例传授网络安全知识;舞台剧和防身术展示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防诈要领。此外,活动还有知识问答、主题展览等。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将持续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 。
清明节期间,宁夏固原千名学生徒步百里祭英烈引发众多媒体关注。作为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众多师生参与其中,深刻体悟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铭刻于心。可以说,一场百里徒步,就是一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生课堂。
4月8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部药学院教授李楠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新型双交联水凝胶,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模式,或将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
天津大学体育馆内,乒乓球撞击球台的脆响此起彼伏,一群学生正挥汗如雨。人群中,前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现天津大学体育部教师穆静毓动作麻利,时而俯身示范发球技巧,时而纠正学生挥拍动作。
3月23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海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学术研讨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海南日报社承办。
光量子信息处理核心器件研发取得突破天津大学教授胡小龙(右)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受访单位供图记者4月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胡小龙课题组成功研制了一种具有分形结构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以下简称“分形SNSPD”)。这一成果能为光量子计算、量子密钥分发、远距离空间光通信、光学成像等...
日前,天津市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优胜选手讲师团培训班在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举行。培训班由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天津大学共同举办。受训结业的学员将成为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天津市职工创新学院)特聘教师,参与提升全市班组培训水平。
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金银花等5味中药组成的“清气固血方”,可通过独特的分子机制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该研究为通过蜱虫传播的致命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提供了中医药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中国病毒学》上。
3月22日-3月28日是中国水周。3月22日,在“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主题宣传活动北京朝阳主会场,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其中既有管理上的革新,也有技术上的进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节水护水的方法呢?
4月9日,贝壳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被窝整装发起的“稳当当计划”项目在北京亚运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作为关注老年人出行安全的公益项目,“稳当当计划”预计2025年在北京老旧小区完成1000个楼道内靠墙扶手、地面警示贴的安装,助力守护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据
叶升团队从2020年开始,就像“侦探”一样层层揭开单羧酸转运蛋白家族的秘密。团队首先发现这类运输蛋白工作呈现协同效应,在乳酸浓度高时活性升高,迅速将乳酸运出细胞,在乳酸浓度低时停止工作,保证细胞内部存在一定浓度的乳酸。2022年,他们又发现关键伴侣蛋白帮助MCT1在细胞表面“安家”的机制。这次新研究,叶升团队发现MCT1运输乳酸需要完成一套精密的“质子泵”动作。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趋势,探索出一条“信创底色、数智特色、迭代适配、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人工智能时代,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津电模式”。
近期,天津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天津10所高校的7147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1.7%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将天津作为就业首选地,比例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较2023年提高3.1个百分点,留津就业意愿逐年攀升。
电子设备主机泡在“水”里,还能正常使用? “这不是普通的水,是我们研发的电子氟化液全氟聚醚,又叫浸没式冷却液。”指着展台上的“黑科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大学体育馆内,乒乓球撞击球台的脆响此起彼伏,一群学生正挥汗如雨。人群中,前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现天津大学体育部教师穆静毓动作麻利,时而俯身示范发球技巧,时而纠正学生挥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