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系统研制及训练模式研究”专项项目进展研讨会召开

    本站讯(通讯员  刘佳雯 董玥欣)日前,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系统研制及训练模式研究》项目进展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召开。项目负责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黄东峰、主任治疗师毛玉瑢,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吴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主任医师杨

  • 天津大学博士生获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和最佳能源建模奖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近日,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和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太原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在线上举行。经过初赛和决赛,天津大学博士生张钟毓的论文“全球气候联盟合作的博弈分析”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研究生组)一等奖,该篇论文同时荣获本次大赛“最佳能源建模奖”。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荣获优

  • 自动化学院承办的零碳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中-英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1年5月19-22日,以“零碳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为主题的中-英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中-英两国高校的青年学者60余人参会。研讨会针对中-英双方在零碳电网方面的发展目标、工作基础和研究特色,共同探讨控制保护技术的共性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双方在该领域的深度研究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本次研讨会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英国Newto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催化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21年5月19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催化学术会议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北洋园校区谢克昌报告厅成功举办。天津大学资产处处长杨波、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副院长王军,岛津公司事业部部长吴彤彬、市场部副部长张建军、营业部副部长马景辉,特邀报告专家以及化工学院师生代表、岛津公司工作人员等参加了会议。揭牌仪式由马新宾院长主持。首先,杨波处长和岛津公司分析技术事业部吴彤彬部长分别发表讲话。

  • 海洋学院师生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无人船/艇避碰研究新成果

    日前,由天津大学海洋学院2019级硕士周健为第一作者,张安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题为《Navigation Safety domain and collision risk index for decision support of collision avoidance of USVs》的论文发表在在海洋工程高水平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Archit

  • APSEC获批2项APEC基金项目

    2021年5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APSEC)申报的两个APEC基金项目“Impacts of COVID-19 on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APEC Economies(新冠肺炎对APEC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和“Support Offshore Wind Deployment and Grid Connection in APEC R

  • 马院院长颜晓峰一行参加“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理论研讨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凝聚起新时代民族精神力量,红旗文稿杂志社和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精神研究会于5月9日至10日在重庆市联合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时代伟力”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理论研讨会。百余名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参加了现场会议。

  • 海洋学院研究团队实现深海贫氧环境海水电池高效催化剂构建

    深海能源供应是认识海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前提。如何在深海极端环境和能源“荒地”上发展高效能源转化技术已成为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日,我校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凌国维副教授、张辰博士与化工学院杨全红教授共同提出了面向深海贫氧环境海水电池高效亲氧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并实现了在海水中的长周期运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材料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该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膜法捕集CO2技术及工业示范”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科技日报发表了《新技术施展“膜”力 发电源头高效捕碳》的文章,报道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膜法捕集CO2技术及工业示范”取得的重大进展。据悉,该项目是在2017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支持下,由天津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化工学院研究员王纪孝任项目负责人,化工学院教授王志作为碳捕集关键膜材料和制膜技术发明人任技术链各环节开发协调人,联合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

  • 力刺激诱导的长寿命纯有机室温磷光

    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李振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发表研究成果,题为“力刺激诱导的长寿命纯有机室温磷光”。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任佳,共同通讯作者是方曼曼博士和李振教授。

  • 揭秘有机晶体管的失稳驱动力——界面应力

    4月14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李立强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揭秘有机晶体管的失稳驱动力.

  • 高性能主-客体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在时间分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近日,李振教授团队联合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团队在高效率、长寿命纯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报道了一种通过将RTP主-客体集成在一个掺杂系统中以形成三重态激基复合物来提高有机材料的磷光性能的新策略。通过这一新策略获得了一批性能出色的纯有机RTP材料,利用这些材料余辉时间长(分散在水溶液中长达25分钟),磷光效率高(43%)的优点,首次成功实现了活体小鼠中肿瘤的高对比度标记。

  • 自动化学院承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阶段性工作进展研讨会

    2021年4月24日,由东北大学智能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组织、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课题: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的智能进化机理和设计”项目阶段性工作进展研讨会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顺利举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朱庆平处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达志坚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夏元清教授、南开大学自动化与智能科学系段峰教授莅临指导,山东大学、南京邮电大

  •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一行赴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参加理论研讨会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淄博市委联合发起举办“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与百年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研讨会,4月24日在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召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

  • 生命科学学院常津团队王生教授在新型纳米诊疗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纳米诊疗剂在肿瘤部位的刺激响应性聚集,由于尺寸的增大可以延长瘤内滞留时间,同时也可以增强成像效果。但是,聚集体长时间的体内滞留可能会带来高风险组织毒性。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团队王生教授与山东大学医学影像研究所高飞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IF: 27.4)上发表了题为“Programmed Size-Changeable Nanotheranostic Agents

共1396条 首页上页1...4142434445...94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