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张中祥院长应邀参加东北亚经济论坛年会和专家组会议,围绕中国碳中和承诺做了发言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东北亚经济论坛(NEAEF)第31届年会暨21届专家组会议于2021年11月15日上午线上举行。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以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为题做了发言。 张中祥的发言主要分析了中国碳中和的承诺对中国本身和全球的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提出压缩光谱成像新方法 可将共聚焦拉曼高光谱成像速度提高三个数量级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张鹏飞副教授、高峰教授等报道了一种基于散射随机交错投影的共聚焦拉曼高光谱成像方法,简称SIRI (Scattering Interleaved Raman Imaging),仅需单次曝光即可采集物体的三维高光谱图像。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参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北东北村镇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综合示范” 项目中期执行进展交流会召开

    2021年11月7日,由天津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华北东北村镇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中期执行进展交流会成功召开。由于近期多地出现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响应国家卫健委防控政策要求,年度交流会以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项目组邀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责任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教授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留学生杰佛瑞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环境领域顶刊

    加纳籍留学生杰佛瑞(Jeffrey Dankwa Ampah)正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下,他从2019年9月份师从金超副教授开展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源动力低碳燃料制备及评价。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杰佛瑞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篇,包括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9.29

  • 天津大学地科院在珠江流域基于锂同位素的风化示踪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陆地岩石风化被认为是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碳汇过程,尤其是在超过十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硅酸盐岩风化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碳汇(净碳汇)成为维持地表气候长期稳定负反馈机制的关键环节。近几十年来,锂(Li)同位素已被逐渐证实是一种良好的硅酸盐岩风化示踪代用指标,在示踪陆地硅酸盐岩风化过程、陆地风化机制演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认识。海洋沉积记录表明,自新生代以来海水Li同位素上升了了约9‰,然而目前对海水Li同

  • 天津大学地科院在珊瑚铜、锌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在金属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Copper and Zinc isotope signatures in scleratinian corals: implications for Cu and Zn cycling in modern and ancient ocean”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

  •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第十七届博士生学术论坛

    (通讯员 王小艳 陈麟 刘洋)2021年11月4日,“2021年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机械工程学院分论坛(第十七届)”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机械工程学院宏远报告厅举行。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主任张立迁,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天友、党委书记孙月海、副院长曹树谦、副院长孙涛、副院长刘正先、党委副书记刘岳以及黄田等来自3个一级学科的80余名博士生导师、百余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正

  • 2021年度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第六次学术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顺利召开

    本站讯(微电子学院 供稿)2021年10月31日,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一届第六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召开,分为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委员会两部分。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奖获得者吴华强教授,东南大学单伟伟教授分别做了名为《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技术进展》与《近阈值宽电压高能效集

  • 科技赋能 智能医学——智能医学与临床应用在线论坛圆满落幕

    本站讯(通讯员 兰巧玲)10月26日-29日,科技赋能 智能医学——智能医学与临床应用论坛在“云端”顺利召开。论坛以“科技赋能 智能医学”为主题,邀请到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海河医院、环湖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智能与计算学部、医学部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医学前沿技术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大数据办公室主任马兆毅,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医科建设办公室主

  • 我校设立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支撑一流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

    (通讯员 杭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照《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天大校发〔2021〕6号)的指导意见,为健全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投入分配机制,加大对人文社科、基础研究、新兴交叉学科与关键核心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优化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新设立天津大学研究生

  • 我校教授高忠科获2021年“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

    日前,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的2021“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结果揭晓。经组织推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强国青年科学家”10名,“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40名,我校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高忠科获评2021年“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高忠科,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天津市杰青,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球高被引

  • 天津大学李立强教授等AM发文:有机半导体晶体工程构筑高分辨层数可控的二维晶体阵列

    近日,天津大学李立强教授等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报道了一种制备高分辨层数可控2DOSC阵列的方法。该研究首先通过有机半导体晶体工程方法制备了大面积层数可控的2DOSCs;然后,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板辅助的选择性接触蒸发印刷(SCEP)技术制备了高分辨层数可控的2DOSC阵列。研究表明,基于2DOSC阵列的OFETs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均匀性。其中

  • 化工学院教师王悦获“中国催化新秀奖”

    2021年10月16日,在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上,“第八届中国催化奖”获奖名单公布。化工学院王悦副教授获得“中国催化新秀奖”。

  • 巩金龙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调研

    10月20日上午,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率队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务处处长李斌等陪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文彬、副院长兼中心主任何春年、系所教学主任王吉会、李方、苏冬,中心实验老师参加调研活动。何春年代表实验中心做工作汇报,介绍了中心建设概况、人才培养工作与成效、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实验中心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等。巩金龙认真听取汇报,就实践教学工作及实验教师发展情

共1348条 首页上页1...3334353637...9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