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天津大学在5G/6G毫米波技术取得新进展

    2月20-24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集成电路领域顶级会议2022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2022)上,天津大学发表题为《A 28-GHz Compact 3-Way Transformer-Based Parallel-Series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with 20.4%/14.2% PAE at 6-/12-dB Power Back-Off Operating and 25.5dBmPSATin 55nm Bulk CMOS》的论文。

  • 经管学部王钟彬副教授文章被POM录用

    近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钟彬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Design of Covid-19 Testing Queues》被国际管理科学与运筹学顶级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UTD-24种商学院顶级期刊)录用并在线发表。

  • 经管学部梁洨洁等开发的案例获评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近日,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负责组织的第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精准扶贫与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工作结束,全国38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精准扶贫与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梁洨洁、陆美伊撰写的案例《螺霸王:见证一碗“小米粉”做成富民“大产业”》成功获评该奖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

  • 机械工程学院召开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为进一步鼓励和推动教师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扎实推进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机械工程学院于2022年1月19日下午在线举行了2022年度国自然申报动员会。

  • 医工院团队研制新型纳米免疫传感器为前列腺癌筛查提供即时检测方案

    近日,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针对前列腺癌的丝网印刷纳米免疫传感器,通过对血清中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多参数检测,提供比常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物质分析更为准确的检测方法,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有望为前列腺癌大规模基层筛查提供有效的即时检测方案。

  • 药学院高文远教授课题组承担的“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高文远教授承担的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课题“人参三七内生菌的挖掘及代谢调控研究”以及课题组王娟副教授承担的“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功能基因资源的比较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 把准方向 提升质量 | 化工学院召开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线上交流会

    为进一步推动化工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1月14日下午,我院召开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线上交流会。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子+研究院、石化中心、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以及对口支援高校兰州交通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的师生共计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乔建军副院长和汪怀远副院长主持,马新宾院长、夏淑倩副院长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

  •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团队荣获“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

    近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公布了2020-2021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获奖名单。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团队申报的“基于微纳生物检测技术的智能诊断产品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为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第一完成单位为天津大学。

  • 我校召开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与经验交流会

    为做好我校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申报工作,1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雷鸣出席会议并做申报动员讲话,具有丰富申报经验的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文圣教授、经管学部李波教授以及陆明远副教授进行了基金申报辅导和经验交流。各文科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科研秘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 天津大学与哈佛大学合作研发家用型快速新冠抗原微流控检测装置

    近日,天津大学药学院张雁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Small发表题为“Handheld microfluidic filtration platform enables rapid, low-cost and robust self-testing of SARS-CoV-2 virus”《手持式微流控平台实现快速、低成本、高效的自主检测新冠病毒》的论文。这支国际化的研究团队发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在天津大学开题

    2021年12月30日,由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天津大学教授徐苏斌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开题报告会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本课题是天津市迄今为止两个艺术学重大课题之一,也是天津大学第一个艺术学重大课题,天津市艺术规划办、天津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组长),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周晓虹,中国

  • APSEC报告获国家部委颁发成果采纳证书

    2021年初,受南开大学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邀请,APSEC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APEC问题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了题为“APEC能源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进展和前景分析”的子报告,为中国参加2021年APEC新西兰会议提供政策咨询。该报告在回顾过去一个时期中国参与APEC能源合作的历程和所作贡献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参与APEC能源合作的前景并结合全球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对

  • 李振教授团队全面综述有机发光材料在聚集态的发光行为、内部机理及其潜在应用

    荧光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荧光现象最早被西班牙医生、植物学家Nicolás Monardes在1565年发现并记录下来。1834年, 欧洲传教士Brewster发现,当一束强太阳光穿过月桂叶子的乙醇提取液时,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绿色的互补色—红色,而且颜色随溶液的厚度变化。直到1852年,英国科学家Stokes才认识到这是一种光发射现象,并使用了“fluore

  • 经管学部在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收获佳绩

    近日,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揭晓,经管学部共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吴文清等的专著《创业孵化集聚、效率与网络发展研究》,宫晓莉、熊熊等的论文《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研究》获一等奖。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启动建设推动会顺利召开

    12月16日,经管学部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启动建设推动会。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经管学部原主任、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负责人张维,经管学部党委书记马寿峰,主任霍宝锋,副主任熊熊,张永杰教授、贾宁教授、冯海洋副教授、顾旻灏老师、武自强老师等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霍宝锋主持。人文社科处刘俊卿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参考标准。他强调,要重视实验室规范化、专业化、实

共1348条 首页上页1...3132333435...9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