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带队前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座谈交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周心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俞进,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雷鸣参加有关活动。
在那个国家羸弱、民生凋敝的年代,烟雨朦胧的江南大地上,宜兴农民革命武装运动的星火,像一道惊雷划破少年史绍熙的成长岁月。目睹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抗争,感受着家国沉沦的切肤之痛,他稚嫩的心灵被剧烈震颤。那一刻,一颗“国富民强”的种子悄然在他心底埋下。他望着动荡的山河,暗下决心:唯有实业兴邦,方能救亡图存。从此,工业救国的理想如灯塔般照亮前路,指引着他后来投身科学研究,终成中国内燃机学科的奠基人,用毕生心血践行着儿时的誓言,让工业的力量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日前,天津大学“津柳相连,拥抱未来”社会实践队的23名青年学子跨越千里,抵达吉林省柳河县,开展了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他们以“兴学振农”为使命,深入课堂与田野,连接历史与未来,用行动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
近日,有一份“天大的好消息”——天津大学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寄到了甘肃省宕昌县顾文兵同学的手中,这份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是他四年来收到的第40份来自天津大学的“爱心礼包”,也是其中最厚重、最特殊的一份“礼物”。顾文兵收到“天大的好消息”在这之前的39份“爱心礼包”,源自于一份跨越1700多公里,历经1200多个日夜,融入了天津大学理学院师生关切的爱心接力。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合影2021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习被选派至宕昌县旧城中学支教,成为了当时还是初中生的顾文兵...
8月14日下午,校长柴立元走访慰问暑期留校学生,了解暑期留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党办校办、学工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慰问。柴立元一行首先来到理学院实验室,与正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同学们的科研课题、实验进展以及生活情况。他希望同学们在科研中保持严谨态度,勇于探索创新,同时要高度注重实验室安全。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服务,努力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科研和生活环境。在化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柴立元与正在备战学科竞赛和考研的本科生代表座谈交流。
近日,天津大学郑东爱心社助学金暨图书捐赠仪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举行。天祝一中校长、教师代表,12名郑东爱心社社员和200名天祝一中学生参加,这是一场跨越十四载的“爱心接力”。仪式前,来自天津大学郑东爱心社的112名在校生自发捐款26884元,用于资助天祝一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安心求学、深耕学业提供物质保障。同时,爱心社还募集800册爱心图书,助力高三学生更好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衔接过渡,为他们的升学之路添砖加瓦。爱心社的社员们都曾是天大“郑东校友创新助学金”资...
北京时间8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以“离域电解质设计实现 二次锂金属软包电池突破600 Wh/kg ”为题在线刊发天津大学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首创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了2-3倍。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锂金属电池这一前沿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
8月13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盐湖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飞一行来访我校,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在北洋园校区与来宾举行会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宋璇,津南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灏,副区长薛彤,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参加座谈。
2025年8月12日,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隔震实验室(JSIL)会长和田章教授来访天津大学,并受聘我校名誉教授。此次来访进一步加强了天津大学与国际顶尖学者之间的学术纽带,有力推动地震工程领域国际合作的深度发展。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地震工程科学中心主任韩庆华为和田章颁发名誉教授证书。和田章在致辞中提及与天津大学的合作历程,对获授名誉教授称号表达感谢,并表示将持续加强双方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第七届天津大学“青春启航,逐梦天大”常州送新迎新会8月9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张太雷纪念馆隆重举行。常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常州工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力航,天津大学校长助理黄辉,天津大学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副处长、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谷钰,天津大学江苏招生组原组长、常州校友会名誉会长花建锋,常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朱明辉,常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徐小平,常州日报融媒编委会专职编委沈向阳,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原中国剪报社社长、常州校友会名誉会长王荣泰,天津大学“泰来绍熙教育发展基金”发起人、常州剪报发...
编者按:本文深情回顾了王明时教授从航天到医工融合的跨越人生,展现其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脑机接口领域开拓者的卓越贡献。文章不仅是对一位教育家、科学家的致敬,更是对天大医工融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作者 医学院教师 刘梦圆)天大校园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株草木都是这所百卅学府辉煌历程与深厚底蕴的见证者,无声却又有力地记录着无数天大人在求知路上的探索、在成长岁月里的拼搏,以及他们怀揣的熠熠生辉的梦想。在这片热土上,有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岁月的流逝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却无法磨灭他眼中...
编者按:本期文章深情追述了北洋校友刘瑞恒先生在公共卫生、军事医学与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刘瑞恒先生跨越时代的开拓实践,为当代医工交叉创新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历史镜鉴。文章既是对先贤的致敬,更是对天大人“兴医强国”使命的传承召唤。(作者 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 董玥欣)刘瑞恒先生是我国近代医学史研究中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华人院长,是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近代中国,灾难深重,内战不断,外患频仍。...
编者按:本篇文章以图片记录为轴,深情回顾了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从历史蓝图到现实突破的学科建设历程,展现了天大人在“兴医”道路上的坚守与创新。从医工结合的首次探索到脑机接口专业方向的设立,医学部正以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书写中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作者 医学院教师 刘梦圆)从先辈们的壮志构想,到后来者的砥砺躬行,天津大学兴办医科、推进医工结合的征程,是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开拓,这份源于对教育初心的执着、对医学事业发展的热忱,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铺陈。一切的溯源,要从1937年讲起。彼...
编者按:文章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视角,展现了天津大学医学院在“强工、厚理、振文、兴医”战略引领下,勇担使命、开拓创新的奋进足迹。从学科布局到科研突破,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医学院正以青春之姿,奋力迈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与研究高地。(作者 医学院教师 刘梦圆 董玥欣)步入医学院楼宇大厅,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8个大字分外夺目。这里曾经是天津大学金工实习楼,2021年末作为医学院教学楼重新投入使用,并被命名为“刘瑞恒楼”。2017年,天津大学在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了 “强...
(本站讯 设计总院供稿)8月7日,天大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赵翠云,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锡治,设计总院副总经理陈昆一行赴北京拜访了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工投资”)副总经理李斌,双方围绕技术合作、业务协同开展深度交流。设计总院市场经营部(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座谈会上,赵翠云介绍了资产公司所属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业态优势,介绍了“一融双高”党建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她表示,设计总院作为天津大学重要的产学研平台,是资产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