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动滨海院校区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2025年10月22日,滨海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滨海院)与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在滨海院校区3号楼222会议室开展联学共建,滨海院领导班子成员、先进院副院长丰红军以及滨海院直属党支部、先进院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联学活动。会议由滨海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宇主持。与会人员首先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的重要回信精神,回顾了学校党委就学习贯彻回信精神作出的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
10月23日,天津市津南区委书记王宝雨带队到天津大学走访服务,与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津南区委副书记杨阳,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雷鸣,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校长助理刘秀国出席。杨贤金对津南区长期以来对天津大学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回信,提出殷...
202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学校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于10月9日在北洋园校区50楼A224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会上,中心组成员对回信精神进行深入学习,并结合各自分管工作逐一发表感想,开展工作提质增效研讨、酝酿“十五五”规划。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有着超过30年的深海焊接技术积累,今年3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获批成立了高性能轧辊材料与复合成形全国重点实验室,整合材料、机械等4个学院的学科优势,与海油工程一起,开展深海油气管道国产焊接装备的联合攻关。目前,天大共有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涉及新型储能、合成生物、先进内燃动力等多个国家需要的前沿方向。
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科技领域最新成果,“十四五”期间,国家文物局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多项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研究,已设立40家重点科研基地。而在此之中,如何进行精准的文物身份鉴别,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文物身份鉴别是日常文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在文物需要出入库,或是远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巡展时,需要快速、准确地验明正身,也就是需要证明回来的这件就是当初出去的那件,证明“我”还是“我”。
目前,天津共有2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众多科研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天我们来看,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攻关膜法新技术,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眼前这样一张0.1毫米厚的膜上,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其实分布着4000多个孔道。这个教具,就是孔道放大了一亿倍。这项膜技术,可以分离液体或气体中的成分,就来源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需求,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依托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
天津大学建校 13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校师生回信,为高等教育发展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机械工程学院迅速掀起学习热潮,通过多层次、多形式活动深刻领会回信精神。学院党委中心组发挥 “头雁效应”,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将对照国家战略需求,落实到教学改革、科研攻关、校企合作等具体工作中。教工党支部将回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教师们表示要立德树人,加强基础研究。学生党团支部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学生们立志以回信为动力,努力学习,做科研报国的践行者。
10月21日,天津市南开区委书记朱玉兵,区委副书记、区长聂伟迅到天津大学走访服务,与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党委副书记柴立元座谈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回信精神,强化天开高教科创园创新引领,聚焦双方优势资源,推动校区双向赋能融合发展,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座谈中,杨贤金、柴立元欢迎朱玉兵、聂伟迅一行到访,感谢南开区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杨贤金、柴立元说,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的关键之年,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10月中上旬,天津大学医学院以“领学”“讲学”为核心,多维度、立体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精准传达至每一位师生。
2025年10月21日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新华社发【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勉励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擘画、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服务支撑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力量。以加强党的全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紧密围绕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部署,2025年10月14日下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大设计总院”)党委组织低碳设计研习小组、职能第一党支部、技术研发党支部、智慧低碳党支部,赴天津人民公园低碳数字植物园联合开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双碳’行动,助力人民城市建设”特色党日活动。
10月20日上午,天津大学召开全校师生干部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主持会议。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学校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师生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机关科级干部等1000余人参加会议。杨贤金首先带领参会人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内容,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指引方向、高瞻远瞩、温暖人心、催人奋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
2025年10月17日,外国语学院召开2025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协同育人思政工作会。建筑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党委有关负责人及2025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师友导师、班主任代表共同参会。
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为工科大学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锚定了方向。作为深耕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基因——既能以硬核科研突破支撑国家战略,又能以工程化思维重塑人才培养,更能以跨学科视野破解发展难题。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高校当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重要抓手,展现更大作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是高校应有的使命担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提出殷切嘱托:“新起点上,希望你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对全国高校师生的期许。本期,我们放眼大江南北,看广大高校科研人员如何在期许中奋发,听他们讲述“为了国家需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