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上午,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访问天津大学,并以《跨越世代,共筑新时代中巴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为题,发表演讲。天津大学540名中外师生代表现场聆听,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与收获。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锵说,本次在天津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也是我们积极宣传天津大学的来华留学工作,吸引更多上合国家的优秀青年来到天大学习深造的重要机遇。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国际教育学院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导,以“来华留学教育2030行动计划”为蓝图,不断强化国情教育,帮助留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及天津的发展,致力于培养一批“知中国、懂天津、爱天大”的高层次国际人才,使他们未来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陆语说,坐在会场中我们是不同国家的人,但是大家的心同频共振,诉说着两国之间的友谊。正因为国家层面的友好交往,我们才能见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就像在天津大学校内,我们也有很多来自巴基斯坦的同学。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想也是中巴友好在我们身上的表现。这次在天津召开的上合峰会让我们天津学子有了展示天津风采的机会,我也非常期待上合峰会中我国同其他亚太地区(尤其是南亚)国家的交流,谱写出绚烂的“天作之合”。作为涉外法治方向的学生,我深感当下应潜心学业,深入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法律交流,争取有朝一日成为跨国交流的小小窗口,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方式为国家间的友好互动作贡献。

建工学院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阿万说,天津是一座热情好客的城市。此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这里举办,将成为国际社会凝聚共识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17年夏巴兹总理担任旁遮普省首席部长期间,我就曾在天津参与过接待他的工作。今天再次迎接总理来访,我向他赠送了我们当年的合影,他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并将其作为个人纪念珍藏。总理在今天的演讲中,再次强调了中巴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他带我们追溯了中巴友谊的历史渊源,勉励学子们珍惜在天津大学求学的宝贵机会,将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成果带回祖国,在巴基斯坦打造一个“迷你中国”。我们见证了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建设圆满完成等中巴关系的发展里程碑。在此期间,我个人也不断发展进步,硕士毕业后,我曾先后就职于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曾参与建设卡洛特水电站,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首个建成投产的大型水电项目。

医学部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劳纳克说,从巴基斯坦来到中国求学,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旅程之一。这让我想起我们两个国家之间深厚的情谊。作为一名在这里学习的巴基斯坦学生,我何其有幸能亲眼见证这份友谊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深化。我心中怀揣的不仅是在中国追寻个人梦想的期待,更渴望成为巴中友谊一座鲜活的桥梁。这段旅程让我得以向启迪智慧的教授们学习,结识优秀的中国朋友,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交流分享。这些互动开阔了我的心智,让我以新的视角看世界,也让我意识到理解与合作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我相信,正如两国领导人正携手加强巴中关系的未来,我们学生同样肩负着培育这份情谊的责任。我衷心希望更多巴基斯坦学生能沿着这条路来到中国,为搭建友谊与合作的桥梁贡献力量。

建工学院巴基斯坦籍留学生穆帅说,在中国生活的八年时光中,我有四年扎根于天津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早已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今天在母校见证我们总理的演讲,我心中充满自豪与深厚的情感共鸣。总理在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之际专程到访我们大学,彰显了巴中两国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他特别强调巴中友谊历久弥坚,这让我尤为感动。于我而言,在天津大学求学收获的温暖情谊,正是巴中“铁杆情谊”最鲜活的体现。中国塑造了我的学术品格与人生视野。这里跨越国界的友谊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成为我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愿化作两国之间的桥梁,运用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为共同繁荣贡献力量,守护这份我有幸参与的、坚不可摧的深厚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