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
开幕大会
报告嘉宾
国际工程联盟主席 Elizabeth Taylor
世界工程教育组织联合会工程教育委员会主席 Zaw Min Au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 柴立元
英国卡迪夫大学校长 Wendy Larner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郑庆华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校长 Richard A.Williams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 王树新
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校长Andrew Jones
塞内加尔谢赫·安达·迪奥普-达喀尔大学荣誉校长Ahmadou Aly Mbaye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聂祚仁
韩国中央大学校长Sang-Gue Park
圆桌会议
主持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 顾佩华
嘉宾:
哥伦比亚工程技术大学校长Fernando Soler Lopez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副校长 Tanabu Motonari
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Hua Zhao
英国卡迪夫大学副校长 Rudolf Allemann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副校长 SebastiánCivallero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副校长 Mark Ogden
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院长 Yamamoto Motoji
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喻鸿
平行会议1
数智时代国际工程教育治理与变革
主持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张振
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党委书记 魏建国
报告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 柴立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 李家俊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 罗延安
多伦多大学教授 许美德Ruth Hayhoe
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香港工程师学会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金国庆
悉尼大学教授 安东尼·韦尔奇
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终身教授 黄福涛
哥伦比亚工程技术大学校长Fernando Soler López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张弛
高端对话一:数字素养培育与创新能力提升
主持人: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党委书记 魏建国
对话嘉宾:
北京大学博雅教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张大庆
Radiance60创始人兼总监Douglas Leong
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副校长 Assiya Mashekenova
杰普森公司原首席信息官、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客座教授Austin E Klahn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研究员 尚俊杰
高端对话二:工程教育治理的新使命与新行动
主持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张振
对话嘉宾:
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 郑宗联(Jeffrey Chiang ChoongLuin)
泰国工程师理事会秘书长、TABEE认证小组委员会主席 Sutha Khaodhiar
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香港工程师学会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金国庆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创新教学中心主任 陈嘉玉(Cecilia Chan)
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卡迪夫技术学院副教授 Faizan Ahmad
本次以“数字时代工程教育的治理与变革”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旨在系统梳理问题、探索治理路径,推动国际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促进重大工程建设、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结合天大智算学科发展和“虚拟教授”实践创新,对人工智能重塑工程教育模式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进行了展望。多伦多大学许美德教授强调数智时代需平衡科技与人文、技术应用与人类道德精神教育,为工程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思路。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国庆以香港工程教育为例,阐述其在全球人才合作、多元文化融合等特色发展实践,深入阐述数智时代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前沿路径。悉尼大学Anthony Welch教授深入剖析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下的地缘政治博弈,为全球化与国家安全交织背景下的高质量国际交流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日本广岛大学黄福涛教授通过阐述工程教育治理变革的全球驱动因素,通过举例多国经验进行治理模式比较,提出数智时代工程教育战略优化路径。哥伦比亚工程技术大学校长Fernando Soler López从技术赋能教育治理的实践成果出发,阐述工程教育在数智时代的历史演进、当前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汇聚全球教育界与工程界专家,深度探讨数智时代工程教育的传承创新、治理路径及全球协同发展,分享前沿理念、最佳实践与国际经验,共同勾勒并推动构建面向未来的、更具活力、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全球工程教育新图景。
平行会议2
全球产业转型中工程人才交叉协同培养
主持人: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刘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展思辉
报告人: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王鲁宁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副校长 塞瓦斯蒂安·希瓦耶罗
韩国高丽大学Department of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院长 MeeHye Lee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周利民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原处长 黄廷祝
利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事务总监 张浩玮
无锡工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连军
斯里兰卡Waste to Value(Pvt.)Ltd董事长Rushanth Chandrabose
沙特Manbit Aljuthur Company董事HAMED A S M ALALBAN
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建军
平行会议“全球产业转型中工程人才交叉协同培养”汇聚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行业企业与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工程人才跨学科、跨领域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全球协同发展的新思路,为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改革注入新理念、新实践与新动能。
会议聚焦工程教育改革、绿色转型与资源循环。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结合材料学科改革实践,系统梳理了工程教育的传承与发展。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副校长Sebastián Civallero指出,工程人才需要兼具创新力和全球胜任力。韩国高丽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MeeHye Lee教授强调地球与环境科学教育在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利民,介绍了“贯通产学研用全链条,促进创新与产业双融合”的模式与成效。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结合跨学科综合集成科研,提出兴趣驱动与多学科融合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利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事务总监张浩玮先生介绍了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与实践。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建军展示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国际低碳合作路径。沙特Manbit Aljuthur公司董事HAMED A S M ALALBAN,展望了中东与中国在绿色转型中的合作潜力。斯里兰卡Waste to Value公司董事长Rushanth Chandrabose介绍了循环经济在南亚地区的应用经验。无锡工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连军展示了环境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支撑。
平行会议3
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构建
主持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孙涛
报告人:
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东北大学原校长 赵继
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喻鸿
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院长 山本元司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张英佳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 刘海波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Patrick Leteinturier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王辛影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培训中心总经理 李渊志
本次以“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构建”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新路径。
会议邀请了来自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知名高校与领军企业的多位专家作报告。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教授、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喻鸿董事长、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院长山本元司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张英佳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刘海波教授,分别从学科建设、产业需求、国际经验、校企合作等多个维度,分享了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Patrick Leteinturier、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王辛影博士、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李渊志总经理分别围绕工程教育重塑、产教融合生态构建、校企合作实践等议题发表演讲,分享了企业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案例。
本次会议为工程教育界与产业界搭建了高水平对话平台,凝聚了广泛共识,为推动构建深度融合、协同共赢的工程教育新生态注入了新动能。天津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战略的实施。
平行会议4
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与思考
主持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谭超
报告人:
天津大学副校长 明东
横滨国立大学副校长 TANABU Motonari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Zied MOUMN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方院长 耿立升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范晓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 程文驰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院长 朱策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肖先勇
平行会议“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与思考”聚焦中外合作办学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与创新路径,来自中国、法国、日本等多国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实践案例与前瞻思考,共商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大计。
明东教授指出,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副校长TANABU Motonari教授介绍了该校在全球化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Zied MOUMNI教授深入分享了中法工程教育合作的成功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耿立升教授回顾了中法合作20年的历程与启示。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范晓丽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程文驰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院长朱策教授、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肖先勇教授分别从材料类人才培养、中英合作实践、“三课堂”联动模式、中德跨文化融合等角度,分享了各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探索与成果。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教育资源引进与输出的桥梁,更是推动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卓越工程师的关键路径。各方应继续深化合作,构建更紧密的全球工程教育网络,共同应对未来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平行会议5
高等学校工学课程教材高质量建设国际研讨会
主持人: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工学教材研究基地主任 李斌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国家工学教材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何芳
报告人: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孙洪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张泽
天津大学讲席教授 王雪青
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高等教育学专业主任、终身教授Futao HUANG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工程学课程负责人 Natalie Anne Lloyd
同期活动:
工学基地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代表聘任
签署高等教育教材综合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工学教材研究)合作协议
签署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工学教材研究)/出版社合作协议
《数智时代工学教材建设“双百”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发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工学教材研究)智能体
“高等学校工学课程教材高质量建设国际研讨会”发布了《数智时代工学教材建设“双百”行动计划》,“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智能体”,倡导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学教材体系,推动新工科建设持续深化,迭代跃升。
《数智时代工学教材建设“双百”行动计划》,旨在联合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力量,打造100本“赋能”教材(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教材形态,功能和传播方式的数字教材)与100本“融合”教材(推动工学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交叉融合、适应未来的的新一代工学教材),构建特色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会上同步发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智能体”。该平台集成智能问答、资源检索、AI工具调用、政策查询等功能,将为基地科学研究、项目管理、资源建设与国际合作提供智能化支撑,标志着基地在推动教材数字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
会议期间还同步召开了国家工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工学教材研究)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025-2029年重大研究项目选题指南》。为基地未来五年学术研究与教材建设工作谋篇布局,奠定坚实制度与方向基础。
同期活动
国际工程教育成果展
地点: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大厅
成果展以“工程创造世界,教育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国际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全球工程教育领域的政策导向、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及产教融合成果,服务全球产业创新发展,凝聚国际共识,共同探索工程教育应对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为全球工程人才培养制定参考标准。本次成果展邀请到来自亚、欧、非、大洋等四个洲的8所国外高校,境内11所高校以及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参展,为各国教育机构提供互学互鉴的官方窗口,进一步推动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供需匹配。

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
文/赵晖 实习生 胡若昕 丁家晖
本版责任编辑:赵晖
学生编辑:张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