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2025脑机接口-核磁共振高峰论坛暨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启幕式在津召开

作者:李鸣瀚编辑:梁绍楠 罗城宇来源:医学部

本站讯 10月18日,2025脑机接口-核磁共振高峰论坛暨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启幕式在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隆重召开。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套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神工-神观”正式启用。该平台创新构建动态匀场与超高梯度协同赋能的神经影像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实现微米级结构功能特征的在体无创高时空分辨全脑解析,为下一代高性能脑机接口研发提供关键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海荣(线上),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涛,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振东,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邓全军,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联影医疗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强,联影医疗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谭国陞,天津大学副校长,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主任明东,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天津大学中心医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等学术界、产业界的各位专家同仁参加本次活动。

郑海荣表示,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过程中,磁共振成像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精准观测脑部结构,更在无创获取神经信号、解析脑功能活动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脑机交互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透视眼”。此次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的落成,突破了传统设备的功能局限,既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全新工具,也为脑科学基础研究搭建了更高效的技术载体,将加速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张强指出,作为深耕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创新企业,联影医疗始终以助力国家科研攻关为己任,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出具备国际人体磁共振最高磁场梯度性能的磁共振平台。该平台将成为一个开放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吸引和汇聚国内乃至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优秀学者,共同探索脑机接口的未知前沿。希望联影医疗与脑机海河实验室的合作成为产学研融合创新的示范标杆,推动更多优质成果产出,共同开创医疗健康领域新格局。

刘涛表示,天津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坐拥丰富的科技、人才与教育资源。当前,天津正以创新为引领,深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全力打造脑机接口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我市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的核心科研平台,脑机海河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创新生态的重要使命,丰硕成果持续涌现。市发改委将以最优政策、最佳服务,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实验室发展,为其提供从战略规划到政策环境的全链条保障。

谭振东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高度重视我市脑机交互未来产业的发展,在科研经费、自主立项、高级职称自主评审等方面给予脑机海河实验室全方位政策保障。今天启动的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融合先进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脑机接口算法,为我市乃至我国脑科学与类脑领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市科技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在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人才引育等方面全面发力,做好服务保障,助力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邓全军表示,卫生健康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市卫健委在支持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机构示范应用中持续发力,推动核心器件、高端仪器设备及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期待借助此次活动,为与会各单位搭建推动脑科学前沿研究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的重要桥梁,瞄准重点疾病和患病人群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导向作用,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以及企业的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向医学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明东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拥有了优良的投入保障和广阔的未来潜力。此次高性能磁场梯度磁共振设备的落地,是推动脑机接口从“隔墙有耳” 迈向 “透墙而视”的关键设施,未来更将成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坚实平台。这一平台将为更多科研人员、更多项目研究提供有力载体,助力脑机接口与核磁共振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属于中国科技创新的独特天地。

随后,张强和明东代表双方为脑机海河实验室专有高性能磁共振设备揭幕。

据了解,作为“神工-神观”平台的核心支撑,由团队自主研发的读脑专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拥有全球最高梯度磁场与高阶动态匀场,单轴可达到世界最高梯度场强650mT/m,支持跨“微观-介观-宏观”尺度的脑功能特征的在体无创解析,既能以亚毫米级的精度精准定位大脑活动的“位置”,又能以亚秒级的速度捕捉大脑活动的“时序”,赋能认知神经网络的高时间分辨动态检测和高空间分辨功能编解码。基于超高梯度性能和超快速的梯度切换率,可实现更快速的脑功能成像和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捕捉大脑更精细的意图信号。

会上,由联影医疗、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天津滨海高新区、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等科研院所、临床医院、龙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启动“神工-神观”脑机交互定制化磁共振平台。

据该平台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副院长范秋筠教授介绍,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神工-神观”构建了一个“光、声、电、磁”多模态融合的全新研究平台。在功能协同层面,该平台展现出强大的综合性能:一方面,可同步开展核磁成像与脑电记录,精准捕捉脑部活动的细微变化;另一方面,能通过超声、电刺激技术对脑部进行精准调控,且调控过程与成像系统实时联动,突破传统磁共振影像设备的“诊断”与“拍摄”功能边界,让其从“观测工具”升级为“交互研究平台”,真正实现了脑部研究中“观测”与“干预”的同步协同,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立体、更动态的研究视角,为脑科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在产教融合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重磅嘉宾,聚焦医学影像科技前沿与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探讨。嘉宾们深入剖析前沿技术如何从源头活水出发,重塑科研范式、革新临床诊疗路径、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就如何通过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推动脑机交互与定制化磁共振技术从协同创新迈向转化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科技创新学术论坛环节,与会专家代表分别围绕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射频系统和应用进展、搭建磁共振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生态等作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脑机接口与磁共振技术交叉领域的关键瓶颈,分享了前沿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案例。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脑机海河实验室展厅,详细了解了科研布局、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现场观摩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等领域的重大应用以及典型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