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6日,第40届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CUS-EPSA)在天津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及百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共同参与了这场电力系统领域的学术盛会。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自1985年10月在天津首次召开以来,已走过40年光辉历程。年会秉承“为各校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平台,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促进我国电力领域理论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宗旨,已成为全国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师生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学术盛会,为培养我国电力领域专家人才、保证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幕式于10月25日上午举行,由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教授主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年会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校师生的回信中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明确期望,年会正是天津大学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实践。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始终秉承“兴学强国”使命,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与人才培养链条,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开幕式特别设置了“致敬老先生”环节,与会代表共同向为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作出开拓性贡献的前辈学者致敬,传承和弘扬他们求真务实、甘为人梯的科学精神。年会荣幸邀请到首届年会发起人之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泰斗、华中科技大学陈德树教授亲临现场。
本届年会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设置5场主旨报告。大会主旨报告第一阶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王成山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汤广福、王耀南,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益,IEEE Fellow董朝阳等知名专家,分别围绕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时仿真发展、电动汽车及电池管理等前沿方向作专题报告。系列报告贯通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设立了14个专题技术论坛,涵盖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运行与调度、保护与控制、电力市场与能源经济、定制电力与电能质量、微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新型电力装备、电力系统规划、安全性与稳定性、可靠性与韧性、储能与新能源并网、灵活资源互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等重点研究方向。与会代表就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十五五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研讨会”及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智能电网重大专项推进会,为学科发展和科研攻关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本届年会系统展示了我国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会议成果将为推动我国电力能源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注入新动能,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