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天津大学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节顺利举办

作者:程才编辑:赵晖 曲双双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本站讯 10月24日,天津大学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节在北洋园校区大通学生活动中心A区前广场顺利举办。文化节结合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和文化体验,生动构建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切实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校园氛围。参加文化节开幕式的嘉宾有天津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庆,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天津市委统战部二处处长颜世杰,天津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处长穆怀寅,天津市教育两委统战处处长王著名以及相关单位代表邓先进,天津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俊艳。本次活动由统战部、学工部主办,机械学院、智算学部、建工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六个学院承办,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

韩庆华参加开幕式并讲话,他系统总结了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经验举措,并强调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中,一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二是持续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研究方向,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学理根基;三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深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校于今年正式建成“天津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标志着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迈向依托实体阵地、实现常态化发展的新阶段。开幕式上郭庆、韩庆华、颜世杰和张俊艳共同为基地揭牌。穆怀寅、王著名为机械学院等10个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试点单位”颁发证书,邓先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凯峰等7位基地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文艺演出环节,21名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身着绚丽民族服饰,共同献上舞蹈《美丽中国》。《我们的时光》合唱、《哈马斋》民族舞、《艾德莱斯裙子》吉他弹唱等节目精彩纷呈,六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向大家介绍本民族的独特风情——美丽鲜艳的艾德莱斯绸、香甜酥脆的沙琪玛、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色彩明快的苗绣、刚劲有力的壮拳,以及软糯可口的糍粑。一段段优美旋律与一支支动人舞姿,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也传递出各民族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幕式最终在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感人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文化节体验区共设有六大板块,分别为民族服饰、特色美食、传统工艺品、民族乐器、民俗互动与知识问答。学生们可在此试穿各式民族服装,品尝各地风味美食,并亲身体验冬不拉、马头琴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以及投壶、蒙古族毡画贴画、彝族彩绳手链等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与。凡完整参与六个展区活动的同学,还可抽取一个民族风情海小棠盲袋作为纪念。


据悉,天津大学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届文化节凭借其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特点,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各族青年团结奋进的蓬勃朝气。未来,我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将培育好文化节品牌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使其成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的有效载体以及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实阵地。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