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TOPIC

医学部药学院全体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医学部药学院编辑:梁绍楠 赵若含来源: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致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25年10月16日举行专题学习活动。活动由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楠主持,由药学院院长刘秀云带领全体药学院师生结合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事业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院长领学,细思体悟回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天津大学130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时代天津大学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回信强调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为学院今后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刘秀云院长在领学中提出要推动教学科研改革,构建具有“天大特色”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学院建设与发展是学院的每一位成员共同的责任所系。刘秀云院长还指出科学研究要“顶天立地”,既要瞄准基础前沿,也要贴近临床需求,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人民健康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相关内容连续两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我院2025级博士生罗畅在新闻联播中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全体师生回信的感悟表示:“现在国家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不久前举行的九三盛大阅兵,一大批国产新型装备集中亮相,让我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将深耕药物领域的研究创新,担当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这生动展现了天大药学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念与责任担当。

系统介绍,回顾学院发展变革

随后,刘秀云院长从历史沿革、学院平台、科研方向、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五个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事业发展。

刘秀云院长回顾了天津大学医学部从无到有、实现从零的跨越的奋斗历程。自2018年医学部成立以来,学校正式形成“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性学科布局。2024年,进一步整合“医+药+卫+生”资源,建成直属中心医院,构建起医工交叉、特色鲜明的大医科办学体系,实现了“零的跨越”到“体系化布局”的历史性转变。

学院持续加强科研与教学平台建设,已形成体系完备、支撑有力的平台条件。师资队伍由海内外优秀学者共同组成,形成了一支教学与科研并重、育人与创新协同的高水平团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已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平台,汇聚了一支由海内外优秀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育人与学术协同的发展格局。

在科研方向方面,学院着力打造全链条创新药物研发体系,涵盖药物化学、蛋白质机制研究、纳米抗体开发、药物递送与代谢、靶向制药、细胞疗法、中药资源与质量标准、药物经济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奖项与成果,展现了学院在服务国家健康战略中的担当作为。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理念,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主要途径,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学院构建并实践了以PMGE为核心的国际化药学人才培养机制。

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近期主办了“药写芳华2025代谢学学术大会”、“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化学应用与生物医药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学科交叉与合作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天津大学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与指引。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以回信精神为强大动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学科发展布局,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大的药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