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51所高校的众创空间则带了100个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展示交流,活动吸引了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6000余名高校毕业生。
“‘双高计划’不仅是建设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更是立足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在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海生看来,“双高计划”对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意义,其引领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变革,引领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变革,引领职业院校现代治理能力提升,引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引领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获得年度长篇小说奖的《单筒望远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冯骥才继《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之后“怪世奇谈”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瑞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国际合作的现状,对我国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保护阐述了观点。
昨天下午,全市百万青少年歌颂祖国系列活动之一“读懂中国”活动展示会在天津大学举行,现场播放的天津大学五位耄耋老教授的专题片,令全体与会者深受教育。
在天津大学,全国唯一的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拆包一个试验发动机,用于研究符合国6标准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学科带头人姚春德教授告诉记者,甲醇具有的腐蚀性与柴油不相容、难以压燃等特点,这些都是他们在发动机研发中需要攻克的重点。
(作者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张立迁)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慕课大会让慕课再次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会上发表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以五大愿景绘就了未来中国慕课的发展蓝图。慕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以其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变革和便捷而广泛的共享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风靡。
4月11日,“迎国庆 全市百万青少年歌颂祖国”系列活动之一的“读懂中国”活动展示会在天津大学举行。天津大学印邦炎、陈予恕、杨恩泽等五位老教授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他们或是天津大学关工委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或是从教60余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或是已达百岁高龄仍坚持科研一线的老教授。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此期间,天津大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朗诵比赛、网络答题等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迎国庆全市百万青少年歌颂祖国系列活动”之一的“读懂中国”活动展示会11日在天津大学举行。会上,来自天津大学的师生与大家分享了2018年“读懂中国”活动成果,多位老教授带领青少年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爱上中国。活动伊始,天津大学关工委负责同志首先与大家分享了5个短片,短片中的人物几乎都已90岁高龄,他们不仅是天津大学的退休教授,更是热衷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老爷爷。
4月12日,“霍普杯2018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在天津大学举行颁奖典礼。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000余组学生报名参赛,最终甄选出34组获奖作品。
“我们做新技术本身,是期望更好地造福患者、更好地服务国家。通过新途径,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垄断,把成本降下来。”谈到本次获得技术发明特等奖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天津大学教授王树新教授自豪地说。
4月10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天津礼堂召开,表彰2018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此次天津大学共有39项成果获奖,包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9项,获奖项目涉及能源、化工、生命、机械、信息、土木、水利等多个学科领域。
2019高校自主招生
2019花地文学榜揭晓:莫言获“年度作家”;冯骥才、班宇、朵渔、潘向黎、陈晓明、徐则臣获六大文学门类年度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