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还有23天的时间,您与冬奥有怎样的故事?欢迎您用视频的方式告诉我们!今天的讲述者是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马锴煜和唐若萍同学,一起来看看她们如何用“微生物绘画”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加油! 视频投稿邮箱:Xiazy@cnr.cn,1分钟内短视频即可。(总台记者 杨煜 白紫冉 孙畅 王明义)央视新闻: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 (编辑 刘晓艳 贾晨航
1月8日,天津突发本土奥密克戎新冠疫情,位于津南区的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根据市防控指挥部要求,须立即组织核酸检测。截至昨天(11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和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等已经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在上万人的校区里,不少学生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医护工作者完成核酸检测。在这场疫情考验中,学生和老师是怎样共同面对的?我们来听总台记者白杰戈、杨煜的报道。
1月11日凌晨,天津大学组织北洋园校区在校同学参加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从1:30到7:30,1.5万余名参加检测的学生一起见证了北洋园的夜与晨、体验了天大人的“速度”与“激情”。
津云新闻讯:一个月前,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气象观测小卫星“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作为云遥星座组网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大学一号”卫星运行在5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以GNSS掩星观测载荷为主载荷,可提供全天时的GNSS掩星观测,同时搭载长波红外相机。该卫星具有高集成度、低重量、体积小等特点。卫星目前已完成初步在轨测试工作,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设定目标,尤其是对于低层大气探测,效果尤为突出,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将在2022年2月~3月在天津大学开展成果鉴定会议,以下是部分测试结果。
2017年11月,在湖南长沙的橘子洲头,参加世界校友大会的天津大学校友汇聚在湘江边上召开着一场头脑风暴,秋风瑟瑟,却激情四溢,创新创业的梦想在此萌发。
1月8日,以“科创中国,激发创新潜能;万物互联,发现创业机遇”为主题的天津大学第五届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开幕。与会的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家、创业家以亲身的实践与经验,讨论整体产业结构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本次论坛也通过各领域嘉宾的主题演讲,讨论企业创新与管理、新兴产业发展等前沿议题。
在大筛现场,天津市南开医院的医护人员发现有人悄悄留下一个精致的小袋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热水、茶叶和暖贴,还留下一张温暖的字条。“这是一份陌生的温暖、特殊的惊喜”,医护人员表示,“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大学子的高素质,感受到了天津大学特有的温度。”
1月11日凌晨,天津大学连夜组织位于津南区的北洋园校区在校同学参加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从1:30到7:30,共有15000余名学生参加检测。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8℃,同学们根据辅导员发出的通知,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集合,统一前往检测点。学生扫码签到,全程保持一米间距,佩戴好口罩。为了缩短学生等候检测的时间,辅导员整夜守候。图为:检测点设在北洋园校区体育场。
津云新闻讯:1月11日,天津大学发布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表示,目前,北洋园和卫津路两个校区安全有序、物资充足,学校师生“非必要不离津”。学校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请家长放心。
在大筛现场,天津市南开医院的医护人员发现有人悄悄留下一个精致的小袋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热水、茶叶和暖贴,还留下一张温暖的字条。“这是一份陌生的温暖、特殊的惊喜”,医护人员表示,“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大学子的高素质,感受到了天津大学特有的温度。”
“感谢各位白衣天使们的付出,袋子里有热水茶叶,还有两个暖贴,均已用酒精多次消毒,请再次消毒后放心使用。再次感谢各位平凡的英雄,愿来年仲春共赏海棠!”这两天,一张署名“葱油饼”的暖心字条,让天津大学师生津津乐道。1月8日以来,一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突袭天津。天津大学迅速行动,双校区连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形成强大的“战疫”力量。在大筛现场,天津市南开医院的医护人员发现有人悄悄留下一个精致的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1月11日凌晨,根据当前天津市疫情发展形势,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天津大学连夜组织位于津南区的北洋园校区在校同学参加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本轮核酸检测从凌晨1:30持续到7:30,共有15000余名学生参加检测。检测地点位于北洋园校区体育场。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了零下8摄氏度。医务工作者、学生志愿者、老师们提前到达现场准备。同学们根据辅导员发出的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特表决心如下:我们志愿成立疫情防控服务队不怕困难,不畏病毒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请校领导批准!”铿锵有力的宣言30多个鲜红的手印……一份特殊“请战书”日前在天津大学师生中迅速流传1从“长津湖”英雄部队退役如今写下请战书张铜是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入学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6172部队的一名战士这支英雄部队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零下三十度的长津湖全歼美军“北极熊团”赢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特表决心如下:我们志愿成立疫情防控服务队,不怕困难,不畏病毒,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请校领导批准!”铿锵有力的宣言、33个鲜红的手印……日前,一份别开生面的“请战书”在天津大学师生中迅速流传。张铜是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大学生。入学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6172部队的一名战士。这支英雄部队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零下30摄氏度的长津湖全歼美军“北极...
一场突发疫情袭击天津。当晚,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立即组织核酸检测。作为首批学生志愿者,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张铜和大家一起组织排队、维持秩序、检测扫码……“我们身为退役大学生,要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不负老部队的光荣传统、不负母校和老师的关怀!”张铜说,他入学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名战士,为了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他起草的“请战书”上,33名天大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