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文化两创”专家座谈会现场 解放摄8月5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中国实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两创’”专家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大。为何在天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此抢手?
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看到科研“减负”新政后,天津大学副研究员武恩秀说。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推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减负行动3.0”),引发科技界广泛关注。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减负行动3.0)。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甘肃省宕昌县官亭镇,劳作一天的乡亲们不着急回家,而是聚在高高的院墙下驻足围观、啧啧称赞——村里原本光秃秃的墙体来了个“大变样”,蓝天绿水青山跃然壁间,让人精神一振、耳目一新。
在甘肃省宕昌县官亭镇,劳作一天的乡亲们不着急回家,而是聚在高高的院墙下驻足围观、啧啧称赞——村里原本光秃秃的墙体来了个“大变样”,蓝天绿水青山跃然壁间,让人精神一振、耳目一新。
“这届比赛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每个作品都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想。学生们围绕我国能源结构改革,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传统能源的节能改造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天津广播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
昨天,“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天津举行,全国117所高校247件作品进行创意与实力的终极比拼。
8月4日,在“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现场,全国117所高校的247件作品进行了创意与实力的终极比拼。
海洋能发电装置、电动汽车辅助热源、一体式防疫洗手机、冬暖夏凉型阳光间……在“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上,大学生们通过创意比拼,充分展示了节能减排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成果。
2022年8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现场,全国117所高校的247件作品进行了创意与实力的终极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