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还在实验室为科研头疼时,天津大学博士生刘岳森更关心“用户又提出了什么新需求”。这位笑称自己是“不务正业”的博士生,在校期间已经创立了两家科技公司并入选2024年“科创中国”天津U30青年创业榜单;他创设的“边框水印大师”及“OMO复古相机”两款摄影App上线一年用户突破100万+,年营收超百万元。很多有趣的创意都来自灵光一现。2023年春节,朋友圈流行给照片加上充满“年味儿”的边框或水印,让照片更有创意。作为摄影发烧友,刘岳森意识到,大家的喜好或许可以成为一笔生意。和很...
视觉中国供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自今年1月起正式施行。在学位法赋予实践成果与学位论文同等法律地位的元年,全国首批“吃螃蟹”的67名工程硕士,用亲手设计的装备、编写的软件和优化的工艺方案,敲开了学位授予的大门。在今年首批毕业的2100多名专项试点工程硕士中,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只有67人,占比3%左右。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以下简称“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长郝彤亮的话说,这个看似不大的比例,是一次“破冰之举”。这次破冰,是21所高校在无先例可循...
护校 1949年把天大交到人民手中科研 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需要坚持 倡议破“五唯”重构评价机制教育 匿名捐款终身力行育人育才昨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我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周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日8时54分在天津逝世。作为力学界的泰斗,一生致力于流体力学研究,在湍流理论、流动稳定性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力学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的离去,不仅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更让无数后辈学者痛失一位治学严谨、风骨凛然...
2021年,一条“92岁周恒院士骑自行车去办公室做科研”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天津大学的校园里,这位年过九旬的院士周恒脚踏自行车,笑着挥手奔赴实验室的背影,让无数人动容。如今,自行车停放在墙角,带着睿智温润、实事求是的一身风骨,骑车的人走了。8月1日,我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周恒教授,在天津离世,享年96岁。周恒生前照片。(天津大学供图)1929年,周恒出生于上海。彼时的中国风雨飘摇,时局困顿,乱世中他却未曾中断求知的脚步。抗战胜利后,...
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血液检测在大量疾病的检测与治疗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无论是检测血液中的何种成份,“抽血”几乎都是最基本的“第一步”。抽血行为看似简单,但除了刺破血管引发的疼痛与不适外,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患者血管损伤,增加感染风险以及血液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因身体原因不适合抽血的病人,此类问题将更加明显和棘手。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做到“验血”不“抽血”呢?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田震团队、副教授李娇团队合作取得的一项科研成果或许...
工作中的周恒先生护校 1949年把天大交到人民手中科研 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需要坚持 倡议破“五唯”重构评价机制教育 匿名捐款终身力行育人育才昨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我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周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日8时54分在天津逝世。作为力学界的泰斗,一生致力于流体力学研究,在湍流理论、流动稳定性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力学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的离去,不仅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更让无数后辈学者痛失一位治...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8月1日电(张建新、梁绍楠)我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周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日8时5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6岁。周恒同志1929年11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1946年考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化工系,后转入水利系,195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致力于流体力学、应用数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流体力学稳定性理...
中宏网讯 我国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周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日8时5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6岁。周恒同志1929年11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1946年考入北洋大学化工系,后转入水利系,195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至1993年任天津大学力学系主任,1984年至1986年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6年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3...
2025-08-02 01版年过九旬还骑着单车在大学校园穿梭,晚年仍关心教学改革和科研动态,经常与青年学生讨论科学问题……著名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执教70余载,研究涉及力学多个领域,被誉为力学界“不老传奇”。2025年8月1日,一生致力于湍流研究的天津大学教授周恒,在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湍流之后,终于停下了脚步,安然离世,享年96岁。一生致力兴学以强国弥留之际,周恒多次嘱咐自己的学生少来探望自己,“我病了,已经不能讨论问题了,少来医院,没有意义,多和一线专家联系,他们...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2日第2版8月1日8时54分,著名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在天津安然离世,享年96岁。周恒先生被称为“力学界的不老传奇”,他长期致力于流体力学、应用数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与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纵观我这一生,应该说基本上是顺利的,能做的已经完成了。”如今,周恒先生完成了“任务”,平静地走了,只留下沉甸甸的背影,供后来者仰望与追思。周恒19...
湍流不息,求是不息。2025年8月1日,96岁的著名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在天津安然离世。他是北洋园年资最长的先生。那个骑着二八杠自行车,风雨无阻穿行北洋园七十余载的身影,从此凝固为不朽丰碑。
2025年“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6支高校实践队伍与顺德7个村落结对,开展实地调研。受访者供图“一直想去个有点特别的地方?那就来左滩吧!”复旦大学硕士生杨玉晴对着镜头,热情推荐广东顺德龙江左滩村,用青年学子的视角与眼光解锁乡村“全新打开方式”,让宝藏乡村被更多人看见、感受到,用青春赋能乡村焕发新生机。7月11日,“菁英展翅 梦启凤城——2025年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在顺德启动,聚焦“青年赋能”,以“镇村出题、高校揭榜”为形式的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同步展开。其间,北...
刘桂平赴天津大学调研用足用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7月30日,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桂平赴天津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工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参加。刘桂平来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走进智能制造中心,认真听取新工科项目制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地察看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详细了解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情况。走进智能焊接与评价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中心,深入了解实践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情况。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市教育科技人才集聚优势,...
中国青年报(2025-07-29 08版)7月14日,朱雨玲在2025WTT世界乒联美国大满贯夺得女单冠军后捧起冠军奖杯。视觉中国供图十多天前的2025WTT世界乒联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上,代表中国澳门队参赛的中国女乒前国手朱雨玲以4∶2战胜国家队小师妹陈熠,摘得冠军。在这项云集了世界顶尖乒乓球选手的顶级赛事上,一名退出乒坛3年,重返赛场还不到一年的老将站上最高领奖台,这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而在这位老将的身上,还贴有大学副教授、在读博士生等多个身份标签,这更让她的经历充满传奇色...
杜有成在对光学显示模组进行调试。张俊在表征设备前调整参数。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谈起天津的留创园,不少当地“老海归”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园区,曾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留创园示范建设单位,在近30年的发展建设中,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名,成为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优选地之一。由于体制改革与管理机制调整,这里也曾经历过一段五六年的“沉寂期”。如今,当年的国际创业中心已更名为中国天津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区分园),通过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