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委员:后勤工作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支撑之一。我们要在这项基础性工作中发光发热,通过建设智慧、绿色、舒适、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文化融入环境建设之中,让校园环境富有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作用。
2019年3月5日,天津大学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工作会在卫津路校区召开。
2019年3月5日,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杨晓一行到访天津大学,就我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主要思路和举措等进行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启君与杨晓一行进行了座谈。
3月1日,中共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在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赵美蓉,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锵、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徐延平等同志应邀出席大会。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翟京生、党委书记凌国维,学院在职教工党员、学生党员参加会议,党外人士代表受邀列席会议。
“2018年8月,我国确诊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此后多个地方也通报了相关疫情,这表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建议,要尽快储备生物安全优秀人才、加强生物安全学术研究、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
“惟有未雨绸缪地找准、判明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风险点,并对症下药地作出针对性规避和策略性预防,才能抢抓战略机遇、保持先发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期间作出重要指示,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应当加强建立生物安全监管制度,实现发展与管控协同发展。建议建立中央和基层二级伦理审查机制,由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伦理审查章程及相应操作规范,并根据技术进步不断予以调整,实行长效的跟踪审查程序,开展定期报告与不定期审查,对违规行为及时终止并采取惩罚措施。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抓住战略机遇的关键。人工智能存在着进化能力强、使用范围广、集纳海量信息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时值“两会”召开之际,天津大学广大师生密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等多种媒介收听收看会议各项进程,关注“两会”内容,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热议2019年全国“两会”。
3月2日,法国驻华大使Jean-Maurice Ripert大率团访问天津大学,出席“后柯布西耶时代——柯布西耶与中国现代建筑学术会议”。校长助理肖松山会见Jean-Maurice Ripert大使及夫人、文化教育合作处参赞Robert Lacombe等一行外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建筑学院在校师生参加了会见。
“当前,我国高校硬件条件已经上来了,有的高校科研条件比美国同类高校还要好,为什么很多‘卡脖子’技术仍然难以突破?”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看来,“是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输在等不及、等不得。”
2019年3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政策研究室一行到访天津大学,就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经验进行调研。
“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创新的春天写好天津答卷,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2019全国两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牢记嘱托 天津再出发天津北方网讯: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大学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天津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建设天津大学雄安创新研究院,全方位融入雄安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