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我校于卫津路校区天南联合大楼C4报告厅举办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专题辅导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汪亭友教授作题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要思潮评析”的报告。
通讯员焦德芳 范晓彬,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晓彬创新提出了“没有内扩散阻力的新型二维催化体系”,他主持完成的“石墨烯的绿色合成及其多相催化应用”推动了我国石墨烯及相关二维纳米材料的多相催化应用探索,他与团队一起帮助我国企业占领了DSD酸产品国际市场近60%份额。范晓彬(中)指导学生。天津大学 供图夜深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大楼...
“文学有一个功能,就是对时代的记录的功能,这是我所信仰的。”冯骥才在日前落幕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面对与会的120余名学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冯骥才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5月11日,天津大学“第十二届国际文化节”在北洋广场隆重举行。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陈钟林,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处长于欣宜,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副处长李健应邀出席开幕式。
5月9日下午,天津大学利安隆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党委副书记雷鸣会见了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平、总经理孙春光、人力资源总监孙静宜、人力资源经理孙静如一行;天津大学团委书记吕静、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赵金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刘秀国、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副处长潘晓睿等出席仪式。
5月7日下午,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调研座谈会在北洋园校区1895行政服务中心A304召开,重点研讨以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促进高质量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5月9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广平带队,学校纪委委员、院级党组织书记、二级学院纪委书记、院级纪检委员、纪委监察室及巡察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天津市警示教育中心集体参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教育展。此次活动是学校党规党纪宣传月的一项主题教育活动。
4月26日上午,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中,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以下简称“深圳学院”)过渡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9日-10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步推出。海内外120余位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学者齐聚津门,共同研讨冯骥才的这套作品和他五十年的文化人生。
5月9日,天津大学医学部与天津大通投资集团中康九和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康九和)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科技项目研发转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医学人才培养等方向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探索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新模式。
5月8日,我校召开2019年研究生招生总结会暨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布置会。副校长王树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孙鹤、各学院相关工作负责人、教务老师及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近日,《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获得感——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视角》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何兰萍、傅利平两位老师合作完成。
5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2019年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论坛启动会暨第一期干部学习大讲堂在求实会堂举办,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古瑶出席,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赵美蓉主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指引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小怀揣“蓝天梦”的齐俊桐,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然而,高考时他因视力没达标而错失飞行梦想。“不能驾驶飞机,那就让我研究的设备替我去飞翔吧!”齐俊桐说。从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齐俊桐考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无人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