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学子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疫情中全力以赴、勇敢担当,共克时艰,以小我之力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青年力量。
“云上”舞台 大显身手——天津大学探索尝试线上教学纪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的“战疫主战场”天津大学海河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与员工奋战在阻击战最前沿,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生命。
2月以来,我校各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学校的防疫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各部门分工明确、齐心协力,科学有序开展病毒防控。
3月9日,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喜顺一行来到天津大学大装置建设管理办公室就项目复工相关工作进行工作交流,并代表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将10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40瓶消毒酒精通过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大海助学基金会捐赠给天津大学。
2020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在此特殊形势下,我校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宣传疫情期间天大学子“学雷锋”志愿服务好人好事,号召全体学生“宅其身、抱道行”,树立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天大品格”。
本站讯(记者 赵晖 摄影 唐蒙)3月11日下午,天津市副市长连茂君到天津大学实地调研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并走访慰问对口联系专家明东教授,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明远、天津市科技局总工程师王凤云陪同调研。连茂君对天津大学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天津大学能聚焦新动能,做出天大的作为。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校长金东寒、副校长元英进及相关专家、相关部处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在天津大学卫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高校共青团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初期,天津大学团委便开始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号召,动员同学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本站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天津大学获批创办地理科学(学科代码:070501)本科专业,并将于2020年秋季招收约30名本科生。专业将按照试验班模式实施“全员导师制”,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复建1895年建校之初即设立的地学专业并使之符合新时代要求,是天津大学不断完善“强工、厚理、振文、兴医...
每一个字母、符号都工工整整,每副图看似信手拈来却功力十足,每个公式的推演都清晰缜密……3月10日,天津大学第八届优秀作业、笔记、实验报告第一阶段的征集结束,一份份优秀的学习笔记让人看后极度舒适,甚至不觉惊呼简直是要“上天”。
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长时间居家复习的考生热切期盼回归校园;高校特殊类型测试全面推迟;自主招生已成过去式,强基计划将隆重登场;天津考生将迎来全新的高考和志愿填报模式。
3月10日上午,天大硕士公寓二期项目复工仪式举行,这也是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春节后首个在建项目复工。
3月15日校报推介:辅导员 班主任用“心”战“疫” 全力做好学生防疫工作、用青春和热血 谱写抗疫战歌——天大学子以各种形式投身抗疫纪实、“常思奋不顾身 以徇国家之急”——记天津大学海河医院抗疫的白衣战士们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我校申报的合成生物学、智能感知工程、地理科学等三个专业全部获准设置。其中,合成生物学、智能感知工程均为聚焦于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新工科专业,我校也成为全国首批设置这两个本科专业的高校。
近日,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部吴文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业孵化内外部网络协同及跨层次治理研究》(项目号:17BGL025),经过专家匿名评审鉴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批顺利完成结题,评定等级为“优秀”,这是我校首个获得优秀结项等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