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入场、扫码测温,候考排序、“考生”入场、资格审查……这一幕出现在近日天津大学2020年研究生远程复试集中实景演练中。
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这是对建成后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简称“大科学装置项目”)最清晰的描述。这是继贵州天眼(FAST)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5月3日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主讲的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坚定信心·主动求职·尽早就业——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工具包”》准时开讲,天津大学500余名应届毕业生和即将求职就业的学生观看了直播。
杨晓通:中共党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天津市海河自强特等奖学金等;获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获评天津市高校优秀学生、天津市大学生自强自立年度人物。
5月4日上午,央视新闻“云游中国”——五四特别直播和您相约在美丽的天大校园。在节目中,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美丽风光隆重出镜。
今天是五四运动101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100年多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精神永远是青年奋斗时代的灯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他们的勇敢与坚强、担当与责任。津云新媒体联合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推出短视频《津彩青春 榜样力量》,通过15个天津青年的故事展现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特质。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曲绚丽的青春之歌。
我们都是收信人 全国各地高校学子开展“@大接龙”联学活动
这个青年节,让我们一起打卡“最美校园”,为美丽的母校加油喝彩!
返校复学在即,5月3日,津南区区委书记刘惠、区长贺亦农到访我校北洋园校区对相关工作进行调研对接。
这几天,天津大学在扶贫超市基础上建立“北洋优品” 网上平台,大学生们变身“扶贫主播”,通过推进消费扶贫的重要举措,为甘肃贫困地区农产品提供展示平台和销售渠道。
昨日,在滨海新城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一期项目现场,数十名工人坚守建设岗位,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天津大学抗震实验室项目是继贵州天眼(FAST)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五一假期,建设者们通宵达旦,在这个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的大项目施工现场为打造大国重器而不断攻坚克难。目前,该项目处于土方开挖完成与基础底板施工开始转折的关键时期,预计2020年9月底完成实验中心正负零节点。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我们迎来了属于全体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向为战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艰苦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CCTV13新闻频道5月1日上午10点播出特别节目《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是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两年前,天津大学90后青年教师冮皓被派驻到宕昌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积极联络天津大学各方的青年力量参与到定点扶贫中,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金点子”、“真行动”,帮助老乡们探索脱贫的路子。
4月30日,天津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内指导组工作汇报。研究巩固并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